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章惇谋害元祐贤臣罪疏 北宋 · 龚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
臣伏本朝法制宽平过于历代,民之所欲者因而循之,民之所病者革而化之,祖宗德泽所以入人深而海内乂安民气和乐
建隆初编敕四卷,百有六条太平兴国中增至十五卷淳化中倍之。
咸平中增至万八千五百五条,芟其烦乱,可为敕者二百八十有六条,总十二卷当时便其简易
大中祥符七年,又增至二十卷,千二百七十四条。
至天圣中,有司言敕复增至六十馀条命官删定仁宗皇帝辅臣曰:「或谓先朝诏令不可轻改,信然乎」?
王曾曰:「此憸人惑上之言也。
咸平中太宗诏令十存一二,去繁密之文,以便于民,何为不可」?
仁宗然之,于是下诏中外,使言敕之得失
由是观之,朝廷之法,消息盈虚与时偕行何常之有?
神宗皇帝穷天下之至神,语圣人妙道,其绪馀为法天下,新于熙宁,成于元丰
及其久也,如天四时春夏虽仁,不可常行秋冬代之;
秋冬虽义,不可常用春夏更之。
元祐上封事者,言法度于民不便因而更张之,如太宗之于太祖章圣之于太宗仁宗之于真庙,神考之于仁、英朝,删法度务从民便。
所以垂帘九年朝廷无事夷夏乂安
哲宗皇帝亲政,召章惇宰相不能以道事君,用群小合谋害元祐忠贤司马光吕公著等,变乱神考法度,谓之不忠
不能绍述,谓之不孝
以此激怒先朝,此王曾所谓憸人惑上之言也。
变乱神考法度不足深罪,又编类臣寮章疏,择其切直不讳之言与夫陈乱世以讽今者,谓之讪上,谓之指斥
观《书》,见禹戒舜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
周公成王曰:「无若商王」。
丹朱,尧不肖子
,商之无道君
禹以尧不肖子戒舜,周公以商无道君成王,亦可谓之讪上乎?
亦可谓之指斥乎?
又以章疏语言不足大恶,乃持文及甫邢恕私言辄诬等谋废立不轨
无状可按无迹可寻,无證佐可明,一切以意为之
臣闻章献时,程琳上《武后临朝图》,终仁祖世为将相等有程琳之事乎?
辄诬等为不轨,是诚何心哉!
永兴军流人寇准变事吕夷简曰:「治下急,是欲中伤耳,宜勿治,益徙之远方」。
元祐间等变者乎?
今辄诬等为不轨,是诚何心哉!
徐铉于《江南录》云:「宋齐丘将图不轨」。
太宗皇帝览书,谓左右曰:「齐丘尽节李氏私憾加谤,岂得直笔乎」?
齐丘江南李氏之臣,以不轨之罪加之,太宗犹恶焉,况辄诬本朝忠贤司马光等谋废立不轨陛下优容之乎?
谨按当国七年,窃持威柄祸福天下勇于害贤,敢于杀人,临大变,订大事包藏阴谋,发为异议陛下优容之乎?
祖宗久矣,今付陛下震之;
上帝久矣,今命陛下诛之。
陛下何惮而不果耶?
伏乞睿断,早赐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