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论(三)1085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七、《柯山集》卷三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五、《淮郡文献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先王之制祭祀,自郊丘以逮夫七祀莫非祭也,而尤重于禘尝,其说何也?
盖其道有三焉:曰政事之节也,曰品物之盛也,曰阴阳消长也。
夫禘,夏祭也。
万物之始蕃,而于时则阳用事之时也。
先王之政,凡所以顺阳之气者,禘而后颁焉。
故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
尝,秋祭也。
万物既成,而于时则阴之始也。
故政之所以顺阴者,尝而后行焉。
故曰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
先王之政,一本阴阳,而禘尝者谨阴阳之节而不敢违,候时辨物,以别天地之气者如此所以重欤。
然则之礿也,之烝也,而政不预焉,何也?
者物之始生,勾者始奋,萌者始达,而平秩东作之时也。
物始生,则阳气未盛而品物未备,而民方趋于东作之际,则趋功造事,而未可听政役,故阳之政待而后行,盖者物盛而厥民因之时也。
则物之生穷,实者已敛而成者既收,塞向墐户,而民率妇子入室备寒之时也。
夫物生已穷,则非所以备财用,而民既息,则非所听政役,故凡政之所以顺阴气者,方而行之矣,而万物始成,而厥民夷之时也。
古者尝祭未行,则未发秋政,未发政则民勿敢艾,其谨之如此
所谓政事之节也。
夫物之于也始生,而于也始盛,成于而穷于
盛则备于初生而已穷则阙于始成,故禘也,尝也,万物盛多之际也。
万物盛多品物备,故禘尝之祭,备物之享也,此禘尝所以为重也。
先王之于祭也,诚而已,何贵于品物之盛也?
祭之俭也,非先王之欲也。
玉瓒大圭玉豆雕俎斋明以临之,盛服以行之,水陆之品苟可荐无不咸在,此先王所以宗庙也。
天子之特礿也而废祫也,为夫物之未成而礼不备故也。
不备则不敢用祫,则品物之重也久矣
盖物者,诚之表;
诚者,物之主。
物备而诚不至者有之矣,未有诚至而物不备者也。
夫祀上帝之简也,非先王之啬也,以为无物可称,而不敢近于亵,是亦诚之尽于己矣。
所谓禘尝者,品物之盛也。
先王之于阴阳也,阳庆其成,而阴恶其盛。
禘,也,于时则阳之成;
尝,也,于时则阴未至于盛。
礿之于也,则阳方作而未成;
烝之于也,则阴已穷而既盛。
禘尝之祭,阳之成也,而阴之微也,是以王重之。
所谓阴阳消长也,有是三者,则先王所以重慎不敢易之于常祭也,不亦宜乎
天子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祫、烝祫,何也?
夫祫,丧毕之祭也,而礿、禘、烝尝者,四时之祭也。
天子先祫而后时祭诸侯先时而后祫。
丧毕之祭无常时,而四时之祭有定法
无常时者近私,有定制者近公。
天子制法者也,故先所私,而后法则无嫌也。
诸侯从上者也,故先定法而后行其私。
所谓君臣之道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