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 其一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七
问:《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静之为名,善恶不得而居」。
孔子曰「性相近」,此生而静之说也。
孔子而近者如孟轲荀况扬雄,或以为善,或以为恶,或以为善恶混。
孟子告子之言曰:「生之谓性,性犹湍水」。
又曰:「性无善无不善」。
又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至于韩愈,又以谓性有三,中人可与上下而「上智与下愚不移」。
夫性一也,自六说者观之,其源既已大异,而末学之辩,波澜滋广。
道之不明也,道之不行也,以学者不尽其性而已
孔子之言,经也,经不可刊。
反经以正诸子之异,则或善或恶,或善恶混,必居一于是矣。
以夫生而静且相近为性,则其曰生之谓性、性无善无不善者,其说亦奚不可也
然而告子未尝知义,惟曰从其白于外也,是岂性之说也哉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诚之在我者如是,则诸君之语「性」,不可以外诸己而求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