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春秋传序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四、《杨龟山先生集》卷二五、孙觉《春秋经解》卷首、《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二、《经义考》卷一八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之时,《诗》非尽亡也,《黍离》降而为《国风》,则王者之诗亡;王者之诗亡,则《雅》不作,而天下无政矣,《春秋》所为作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没,更秦燔书,微言中绝。汉兴,诸儒守专门之学,互相疵病,至父子有异同之论,况馀人乎?然自昔通儒达识,未有不由此而学也。熙宁之初,崇儒尊经,训迪多士,以谓三《传》异同,无所考正,于六经尤为难知,故《春秋》不列于学官,非废而不用也。而士方急于科举之习,遂阙而不讲,可胜惜哉!高邮中丞孙公先生以其餍馀,尽发圣人之蕴,著为成书,以传后学。其微辞妙旨,多先儒之所未言者,启其关键,使学者以稽其门,叩其户,以窥堂奥,岂曰小补之哉!余得而伏读之,不能释手,闻所未闻多矣。而其孙广伯乃以其书属余为序,以予之浅陋,使得挂名经端,自托不腐,岂不幸矣哉?然承命以来,于兹有年矣,而不敢措笔于其间。窃谓先生以宗工钜儒,世所师仰,虽片言寸简皆足以垂世传后,况其成书耶?晚学后进,妄以芜辞污镘之,非惟不足以为重,乃退之所谓言之适有累于高明也,故绝意不敢为。而广伯之请益至,乃勉为之书其后,庶乎如古之附骥尾者,后之览者矜其意而勿诮焉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