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明道先生书 其一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八、《杨龟山先生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自奔走南归,不闻诲言久矣。所居穷僻,贤士大夫不至其境,每学有所疑,则中怀罔然,思所以考正,徒北向瞻望而已。附语者以其视听不用耳目,故能传死者之事,有人所不知者,既已闻命矣,然其所以能视听不用耳目,则未闻其说。古者冠婚丧祭,必筮之吉,然后行事,则古之人,其动作未尝不择日也,其旨安在?《春秋》不书即位者四,隐、庄、闵、僖是也。诸儒之论纷然不知所从。左氏谓隐公为摄,以经考之,则隐非摄明矣。然三《传》皆谓有让桓之志,其果何也?先王之时,诸侯疑无相盟之事,然考之《周官》司盟之职曰:「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觐礼》朝诸侯于坛讫,乃加方明于坛而祀之,列诸侯于庭;《玉府》「共珠盘玉敦」;《戎右》「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司盟》北面诏告明神,诸侯以次歃血。则诸侯相盟,礼所有也,不识二《礼》之说果可以为据耶?抑亦附会之说耶?《春秋》之凡书盟者,又何谓也?「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以传考之,则仲子者惠公之妾,桓公之母也。从之说者皆以为惠公之母,其曰惠公仲子者,以别惠公之母耳。其不同若此,何也?《春秋》之学不传久矣,每以不得从容左右,亲受指诲为恨。鄙心所疑,非止一二,但未敢缕陈,恐烦听览耳。惟先生不以愚鄙见弃,一一见教,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