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钦宗皇帝靖康元年二月 其四 1126年2月18日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五、《杨龟山先生集》卷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二、《宋史》卷四二八《杨时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三、《右编》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观自汉迄唐,待戎狄之道无如祖宗之时,百年之间,民生戴白不见兵革
奸臣要功为国生事,与恶而弃好驯致今日
方寇骑逼城,备禦无素卑辞厚礼以纾目前之急,盖势有不得已而然者。
要害之地以为盟好,则非经远之计也,臣固尝论矣。
比闻金人驻兵磁、相劫掳无有纪极,破大名成安一县驱掠子女二千馀人,杀令佐二人而去,誓书之墨未乾,而背不旋踵
吾虽欲专守和议不可得也。
昔赵割六县之地使赵郝约事于秦,虞卿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
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
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
今日之事正类于是
夫去其巢穴,越数千里之远而犯人之国都,盖危道也。
使其力能攻之,则城中之物皆其有也,尚何事求哉!
彼见吾高城深池未易轻犯勤王之师四面而至。
姚平仲固尝与之交兵矣,忍而不敢怒,请和而去,则其情可见,盖亦惧而归,非爱我而不攻也。
朝廷三镇二十州之地与之,是亦助寇而自攻也。
闻肃王初与约,及河而返,今挟之而往,此败盟大者
臣窃谓朝廷宜以肃王为问,责其败盟必得肃王后已
三镇之民以死拒之于前,而吾以重兵其后势必得所欲;
若犹未从则声言其罪而讨之。
夫师以直为壮,是举直在我矣。
三镇闻之,士气必振,此万全之计不可失也。
三镇穷蹙王师不救,则其民必谓朝廷视其涂炭而莫之恤,则戴后之心懈,而大事去矣不可不虑也。
窃闻出师之令,庙算不一,屡行而屡反,如是士气懈惰,欲其成功,难矣。
唐宪宗淮西韩愈凡此蔡功惟断乃成,未有举大事不断而能成也。
伏望断自宸衷,无惑于浮议则天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