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正统论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七、《后山居士文集》卷七、《古文集成》卷四○
统者,一也。
一天下而君之,王事也,君子之所贵也,吾于《诗》、《春秋》、《孟子》见之也。
周南》自风而雅,王者之事也;
召南自家而国,诸侯之事也。
公羊子曰:「王正月者,大一统也」。
孟子曰:「伊尹孔子百里之地,皆能朝诸侯而有天下也」。
夫正者,以有贰也,非谓得之有正与否也。
天下有贰,君子择而与之,所以致一也。
不一则无君,无君则人道尽矣,吾于《中说》见之也。
王子曰:「中国有一,圣人明之;
中国有一,圣人除之」。
列国并立而不相尚君子必致一者,不欲天下一日而无君也,吾于《春秋》见之也。
《诗》降于风,《书》绝于《文侯之命》,则天下无王矣,《春秋所以作也。
天下无王而正月必书王者所以君之也。
由周而上天下为一学者所不论也。
由周而下至于五代其所论者五焉:有其位而不一者东周是也
天下无位者,齐、晋是也
有其统而为闰者,秦、新是也
无其统而为伪者,魏、梁是也
无所始,下无所终,南、北是也
正之说有三,而其用一。
三者,天、地、人也。
天者,命也,天与贤则贤,天与则子非人能为也,故君子敬焉。
地者,中国也,天地之所合也,先王之所治也礼乐刑政所出也,故君子慕焉。
人者,德功也,德者化也,功者事也,故君子尚焉。
一者,义也。
可进则进,可黜则黜,而统有归矣,吾于《诗》与《春秋》见之也。
西伯诸侯也,君子与其王;
平、桓,周之馀,而君子夺其王也。
隐公摄位,而先君元子君子与其君也;
桓公世子也,王与诸侯大夫国人君之,而王法之所讨,君子黜之。
文王西夷之人;
秦与吴、楚戎蛮也,君子进而中国之也。
杞,裔也,君子斥而夷狄之也。
自周之东,夷于诸侯其所有者号尔,故《诗》降而《书》绝之,君子有待也。
夫《诗》降而《书》绝,则天下无周矣,王者可以作也,而卒无以代之,徒以先王之世,天下须君而复与之,岂君子所欲哉!
桓、文一中国,却外夷,出民水火之中,有功矣。
天命未改,故管仲不得而革也。
周存之者,天也,文武之泽也;
之者,人也,天下之法也。
此周与齐、晋之辨也。
秦之昭襄始亡周而臣诸侯,及始皇合六国而为一,而学者不以接统岂不已甚矣哉
以秦之暴,疾之可也,而不谓天下为秦可乎?
夺之,其谁与哉?
新莽,汉之盗也,而汉讨之。
是犹之穷羿、卫之州吁,而齐之无知也,而学者疑其年,吾于《春秋》见之也。
鲁昭公失国,寓于诸侯,而季氏服君之服、行君之事者七年君子以其前系之昭,其后系之定,则以元始属之建武其可矣。
此秦、新之辨也。
三国之一,吾于续书见之也。
中邦之旧也,刘、葛之所造也,君子所向也,而地则四隅也,德远而功迩,君子不得而私焉。
吴、魏皆有志于天下,又皆有功于民,而中州也,于是与之,其得已乎!
曹魏之辨也。
自晋而下则为陈,陈亡于隋,则有终
自隋而上则为魏,魏而上燕、赵
赵,继晋者也。
晋之亡犹秦也,非人亡之也。
天下而弃之,智者得之,而谓之逆乎?
其事则汉唐,其名则霸,其义则虽非桓、文,亦非晋之罪人也,则有始。
石氏,羯也;
慕容氏鲜卑也。
居中国之位,有中国之民,而行中国矣,是犹《书》之秦,《春秋》之吴、楚也。
燕、赵不为夷,而谓魏为狄乎?
南、北之变,吾于《元经》见之也。
晋之东,犹汉也,属而继宗,古之制也。
其所贵者,以中土之无代也,君子因其旧而与之,犹周也。
皇始授魏,进之也,天也。
而帝晋者,人也。
可贵而未贵,晋可贱而未贱,故君子持之也。
之者,待其定也。
晋、宋有其志又有其功,而魏未有以胜之。
武、文没而孝文兴于是南北定矣,故宋亡而帝魏也。
孝建之后可以夺矣,而君子忍者,武、文之泽也,故因其亡而取之。
或曰魏假之华,齐、梁、陈斥之蛮,无乃悖乎?
曰:夷而变,虽未纯乎君子进之也;
而变,虽未纯乎夷,君子斥之也,矧其纯乎?
孔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而不考其素善其变也,又况终身之者乎?
色斯举矣」,而不察其著,恶其变也,又况言弗行乎?
南、北之辨也。
学者拟梁于新,而唐非其族也,且其取之,夺也,非讨也,吾于《春秋》见之也。
楚比,盗也,而弃疾杀之,君子书之,曰「公子弃疾公子比」,以情不以迹也。
梁之存犹魏也,此朱梁之辨也。
吾于正统,质之经以定其论,资之公以济其义,折众说之枉而归诸正庶乎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