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乐论(上)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四、《云溪居士集》卷一八
乐者何?
声容之道也。
昔之言声容之道者微矣。
管乎人情而通乎志气,物来而心感之,则喜怒哀乐之情必发于声而动于容。
容有文采,声有节奏,则刚柔缓急之变,斯格其心而移其气。
故达其微者,可以观政
而通其用者,可以变易风俗
太猛者偏于刚,太宽者偏于柔。
刚胜则和不足而多怒,柔胜则强不足而多慑。
哀思愤怨慢易流荡之音所由作也。
故所感人心者,不可不慎。
君子之政贵和,细甚者弗堪,思深者忧远。
流僻邪散则离正,促数噍杀失中
和平条畅之美所由丧,而忧思淫乱之心起矣。
声容之形必出乎道,而乐文之美不可以为伪。
古之圣人发育以德,肃歛以威,厚之以仁,制之以义。
阴阳相成,而刚柔迭用,融而不散,凝而不密,强而不怒,和而不慑。
故其政和,其音安,以乐而乐之实无疵疠焉。
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叙合四时,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
五物之和,道四气之正,使之庄而不哀,安而可乐谨节而无犯,敦本不流,广不容奸,狭不思欲。
足以感动善心涤荡邪气,而乐之文无惉懘矣。
故惟圣人为能作乐
黄帝文、武,此六七君子者,皆圣人之德,据崇高之势者也。
其政平,其功茂,其道广,其制明,充乐之实而致美也,知乐之情而致微也,制乐之文而致精也。
六代之作,其身足乐不流,其文足论而不息可以民心,化民俗,动天地,感鬼神,谐鸟兽,格异物
孔子之时,有虞氏不为久矣,然犹在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又况以甚盛之德,绍于变之世,极制作之美,因后夔之贤而鼓舞之,则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不亦宜乎
圣人之所取也。
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汤武之业,将有惭德前圣乎?
圣人不废也?
盖乐者,象成者也。
与时并,名与功偕。
时变不同,则所成斯异。
黄帝以道,以德,禹以功,商周以伐。
天下之美,莫全于道;
天下之善,莫美于德。
道德散而尊事功
征诛之权,事功之极也。
故曰《大章》,章之也;
咸池》,备矣
《韶》,继也;
《夏》,大也
商周之乐尽矣。
道德以本之,事功以济之,权变以通之,皆帝王时应时造者也,圣人何所取去哉。
呜呼
阴阳之道未息,则四时正气常生矣;
柔刚之材未毁,则五物和声常鸣矣;
仁义之性未灭,则和平之德常存矣。
有其德而得其位者,善政成性,因性以和声
五音之中,导四气之正,虽六代声容不传于今,而制作可图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