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侍从(三)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二、《云溪居士集》卷二二
某闻舜有甚盛之德,善美兼尽。
后夔象之,为作《韶》乐,乐成,奏之朝廷,则群后德逊;
奏之宗庙,则祖考来格;
笙镛间发,而鸟兽率舞;
箫《韶》九成,而凤凰来仪。
其遗声行千有馀载,至孔子时久矣,一闻于齐,三月不知肉味。
其为美可胜言耶?
然禹稷皋陶之徒,曾不闻有称赞之辞,感叹之声者,非不知其美也,习以圣人之事为常也。
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文武增宫徵之变,以极声律。
斲峄阳之特干,索徐篚之檿丝,期旷目之妙极,其用奉郊丘,荐清庙,召感阴阳,鼓舞和气,格异物于幽渺,导心术之潜机,其器用切于钟鼓管磬远矣,至使君子无故不撤,其为乐可胜言耶?
昭文、靖节之徒,或去弦而弗施,或虽施而弗鼓者,非不乐其声也,慕以大音之全为贵也。
夫心饱盛德,耳饫和声,则箫《韶》虽美而不复称述。
叩商而遗宫,得律而丧吕,则弦声虽乐而忘之,以求其全。
此今昔之常情,天下之达理也。
岂惟声器之若是,言语亦有之,谈者不可不知也。
昔之人进见于尊上者,必有物以为贽。
贽,至也,执之以至者也。
或曰:贽,致也,致其所能于上者也。
故公侯以圭,子男以璧,公之孤、附庸之君与诸侯之世子以帛,卿以羔,大夫以雁,士以雉,《书》所谓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者是也。
物贽之礼不行于时久矣,人或为之,则矫激而近名。
近世进见于公卿大夫者,往往以文为贽,或搜摭经传,援古验今,以示其识习;
或论次德猷,纪载事业,以极其称颂;
或摛英吐奇以求售,或含凄茹恨而自怜。
人情万状,难遍以一二举也,要之动有攸趣,无或妄作,则善矣。
若某之所宜执于门下者,摛英吐奇则未敢,含凄茹恨则无之,惟当搜摭经传,援古验今,论次德猷,纪载事业而已。
然念经传之微言,今昔之事变,则阁下饱闻饫见者也,其复言之,得无熟烂而不足采乎?
是犹鼓《韶》乐于禹稷皋陶之前,虽美而不在所述。
斯既不可以为已,若德猷之高明,事业之宏大,又非单见浅闻之士所能窥测而形容者也,某则言之,得无识其近不见其远,知其一不知其二,疏阔崖略而不能备悉乎?
是犹论弦声于昭文靖节之前,虽乐而不如两忘也,故又不敢。
谨录所为杂文一十八篇,赋一首,古诗一十五首,为一帙,以备贽见之礼,并序其说以进。
伏惟少加矜察,如赐观焉,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