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发运蒋龙图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云溪居士集》卷二一
某闻市必立平,《法言》以之喻旨
有翼不飞,真侣为之太息
何者
作书载言,书成而有遗;
立言达意穷而意不尽
若然者,固非尽意之具,书固非尽言之器。
书契之用,自虙戏以来百世不废
不足以尽意,书虽不足以尽言,而善探索者,寻其所书,有以其所不书
其所有以其所难言
前圣后圣,代有所造,而几深之理,穷经未易自致也。
三代以来文武而上,咸以甚盛之德进居大宝妙用上下善政动植,民自黄发迨于齯齿,渐仁摩义,周旋礼乐薰陶涵养中和之域,而邪僻不作,人有士君子之行,不诡于道而咸可以从政
故其书曰:「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
当是时也,岂复寻章摘句,考诂释训,求鱼兔筌蹄之下,挹酒醴糟粕之中乎哉
既没,圣王不作仲尼以上圣之德,栖迟旅人,其志终莫之行矣。
文武之道不可失坠于是六书以载之后世。
情性之真,辨正变之理,则存乎《诗》;
记已行之事,明帝王之制,则存乎《书》;
示节文之体,通损益之用,则存乎《礼》;
制作之文,达和乐之情,则存乎《乐》;
大道之蕴,抱变化之妙,则存乎《易》;
辩善恶之实,正诛赏之权,则存乎《春秋》。
古之人采其真以内游,藏其用以役物至于辅引诱掖剪裁驾驭妙微显阐之术,举在是矣。
则斯六者何异乎?
嶰谷之断峄阳孤桐众人作之,不过音响
必得伦文,然后能协丹凤和鸣,起玄阴炎夏
前世流别家殊,徇其所察以自名之士,莫不读其书矣。
至乎粹纯而不驳,中正而不诡,无愧圣人,而可以孔子徒者,盖亦鲜焉。
杨子以为我而绝物墨子兼爱而丧己,邹衍谈天废人惠施雄辩悖理申韩刻覈不中庄列以诙诞而诡谲
是皆失其师资,徇其私智,蔽夫一偏一曲,而不能与于大全者也。
世师道虽立,弊生专门,人矜家学不顾其本。
一经之书,所授或异,则互相诋訾
浮言溢论,枝叶扶疏,生已白颠,经或未毕。
子云有「鞶帨」之叹,太史著「寡要」之论。
自兹而降,人述章句,家有训诂千载之间,虽干戈间起俎豆时寝,而讲解述作,代不绝人
历世既多,浸以增衍穷经之士,往往翻绎街谈荟萃巷说闭门却扫取足编简之上,偃蹇傲睨,无歉然之色。
人人以为游、夏家家以为轲、赢粮裹足蹑屩担簦之风不复闻矣。
谓众简可以至言多言可以微旨不知言简有所不能尽,而师道不可废也。
后世之士,守经制行缘饰吏事,扬立名节炳然可观有如两汉之风者鲜矣。
读书至乎礼记》,见其舛駮不经未尝掩卷而疑焉。
惟《王制》之篇,虽杂四代之制,而其有伦,其事有理可以为后世法
极智尽思考合经传,训明厥旨,以备遗忘
然不识有以少当昔人之意否耶?
且患沦溺流俗之弊,谨缮写一编麾下陈献
进思可与者,阙里之洪制;
来者不距,邹人之典训
则尝与之脱骖借誉解颜言者,想无谴狂简,而绪馀可赐也。
此某所以敢进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