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加上神宗皇帝徽号政和三年八月 宋 · 强渊明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七、《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五五(第二册第一六三九页)
臣等闻所生,王有所成,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来尚矣。
自昔至治之君,殊功俊德,敷于四海垂裕后昆,必有丕显之号,发扬而光大之,著在简册,揭若日月然后普天之下,于万斯年,传诵不绝
呜呼盛哉
若乃懋建非常之业,而未备非常之称,仰不足以在天之灵,俯不足以兆民之情。
则在我嗣圣敷贲前人,率吁众志,弗敢已也。
恭惟神宗皇帝上圣之姿,蹑兴王之运,爰自初政慨然有为
远鄙汉唐因循,近悼五季卑陋,解越拘挛追踪三代帝王之美,巍巍煌煌,光塞天地不可殚述,姑摭其大略而敷绎之。
惟我神考,钦事两宫孝思维则。
亲睦九族和乐且孺。
旌别淑慝登崇俊良
原庙以燕祖宗,而春秋弗懈
二郊以事神祇,而天地明察
黜雕蛊篆刻之文,以求经术之士;
宾兴贤能之法,以革科举之弊。
以免息民而力有馀,以青苗助民而用不匮
赈恤艰阨,则有常平理财
懋迁有无,则有市易通货
乃劝农桑,而千耦其耘,百谷盈止;
乃严保伍,而兵政以寓,奇邪以察。
酌《六典》而正官名,则分职率属,而百僚师师
九军以饬战法,则有严有翼,而征师烈烈
乃议礼文,以兴制度而下土是式;
乃考钟律,以审音乐,而先祖是听。
至于西戎匪茹,敢雠大邦,乃命将帅,恭行天讨
穷兵哉,勤恤民隐也。
东夷慕义来献其琛,乃遣使臣,宠宣王灵。
岂好大哉泽及四海也。
是以十有九年之间,天下均被其赐,日星循轨,川洛效珍叶气嘉生,薰为太平
至若精微之学,表里六经,《云汉》之章,昭回万物则天纵之能得乎自然
功盖天下,谦以自牧,屡却尊号发于至诚则不居之圣无愧前哲
洋洋乎大哉
三代以还信史所载,未之闻也。
大勋既集,泰陵绍统
于斯时也,群臣订议,请于太室,荐于明神所以国人之公愿,以铺张对天之弘休,匪曰后人之私也。
岁在崇宁明诏下颁以谓不可以先言运,功不可以特言建,乃易大号,于德曰帝德,于功曰王功,亦云至矣。
议臣讲求,理有未尽,则丕昭究宣,其有待今日
臣等闻之:尧、舜,盛也,而二《典》所书,以「若稽古为言
文、武显王也,而诗人歌之,曰「皇王惟辟」。
神宗皇帝尧、舜文、武相望于千百载之后道同心契之。
是以先民是若,旧章是由,操以为验,稽以为决者,有所谓法古」;
权舆万事纲纪四方有典有则有伦有要,制而用之以为法,举而措之以为业者,有所谓立宪」。
崇宁加号,曾未之及,固宜孝思,发德音增长鸿烈,著于徽称
若夫参天之载,顺帝之则,不言四时行,得一天下正,所以为「体元」;
降神出明,探赜索隐,形于五味,列为九变所以为「显道」;
如天之无不焘,如地之无不载,而远同乎二帝,是之谓「帝德」;
六府孔修三事惟和而上比乎三王,是之谓「王功」;
藻色以明之,声音以扬之,所以藩师显设无所不备,是之谓「英文」;
阳开阴闭雷动风行所以震曜威服无所不至,是之谓「烈武」。
于穆不已兼爱无私,非曰「钦仁」乎?
大而化之永言保之,非曰「圣孝」乎?
昔时之议,无得而易矣。
窃惟神人无名不可以形容
大圣有作,或得而拟议
合而言之,庶几道备德全,善并美具,写之琬琰,编之诗书永永万年,与宋无极
伏请增上徽号曰「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德王功英文烈钦仁孝皇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