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汾州平遥县清虚观元祐七年六月 北宋 · 谢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七、《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八、嘉庆《介休县志》卷四、光绪《平遥县志》卷一一、《道家金石略》第二九六页
三晋之地,古为冀州北接燕代,据雁门、云中之塞,东达赵魏,带太行碣石之险,大河界其西,汾水其中,尧之所都,晋之所封,唐之所兴地也。
泽潞以北,平川千里鼎足分峙者,并晋、汾二州
而汾之为州地高气爽,土厚水深,其民淳且重。
桑麻之沃,粳稻之富,流衍四境,汾之盛也。
汉唐以来将相名臣古今相望,汾之英也。
平遥为汾之首邑,其民纯俭节用,有唐尧之风,慷慨好义髣髴子夏干木遗烈
以夫山川秀丽物产富庶人物雄迈,而道家之居,至于卑陋不修非所宜也
平遥清虚观,建于唐高宗之末年,观名太平天祐中尝葺之,本朝锡名清虚
百馀年来废坏不修日月浸久,唯元始天尊仅存焉,旁穴上穿,不庇风雨
徒设门扉四无墙垣,过者直入,莫复谁何
罢民游手攘窃蒲博,聚为渊薮
所主者非其人也,睹者莫不伤焉。
其后道士武太文居之,太文质直而蒸善,凡观之田有所收入,用以修完栋宇赡给往来秋毫之微,不私于己。
恻然悼观之芜废经营捃集,不避寒暑,人知能完其居也。
朝散裴公悯太文之有志,自捐其资,以成就其所欲为,而公节操行义,素为乡里士大夫之所信服,故一出言,亲旧里人与夫旁邑,愿相其事,从之争先唯恐其后
故豪者献材,巧者献技,贱者献力,而观为之成。
于是增大元始天尊殿,而益之以道君老子之像。
又为小殿四:一以奉玉皇,十一曜列焉;
一以奉北极,十二元辰列焉;
一以奉天地三官
一以奉真武,而北斗列焉。
既为之道堂,又为之庖舍,凡以居其徒者,无不备焉。
今之过其前,怪其大厦轮奂金碧照曜,出于颓垣废屋之后
庭除絜清坛墠完整,出于荆榛白露之中。
黄冠云来步虚逍遥,异乎前日恶少呼啸喧嚣纷杂也。
太文诚有力焉,然非公信义率其乡邦,而汾之人慕善奉道,亦不能化旧而维新
于是观之兴,遂为西河巨丽因是而叹道家说有补于天下久矣
三代之后,世衰道微,然后道家有助于世。
故有纷更然后清静不扰胜焉;
驰鹜夸夺然后不争无欲胜焉;
欺诞矫诈,而真者胜焉;
从横捭阖,而默者胜焉。
老子绝圣弃智之说,将以还淳返朴而已矣。
汉之文景,尚之学,止于尊其说,崇奉之典阙如也。
至于唐祖老子本朝黄帝,始大其栋宇,华其像貌崇奉之仪,日益严絜
事之淡泊,多归于道家是以茹芝鍊丹蝉蜕羽化者归焉,吐故纳新熊经鸟伸者归焉,以至福之可祈、罪之可拔亦归之,然后其教有以兴而其徒有以盛也。
道家之有补于世,虽极人力以□奉戴不为过矣。
观之成,公属武当从事谢悰为之记,因识其土风淳厚观宇兴废,与道家之为教,载之于石云
元祐七年六月十五日,应均州军事判官谢悰记。
太庙斋郎处厚书,进士裴述之篆。
道士大品立石
自然(下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