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秘阁法帖 其一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宝刻丛编》卷一、《米襄阳外纪》卷六、《珊瑚网》卷二一、《古今法书苑》卷七四、《六艺之一录》卷一三五
唐太宗购王逸少书,使魏徵、褚遂良定真伪。我太宗购古今书,而使王著辨精觕,定为法帖,此十卷是也。其间一手伪帖太半,甚者以《千字文》为汉章帝,张旭为王子敬,以俗人学智永为逸少。如其间以子敬及真智永为逸少者,犹不失为名帖。余尝于检校太师李玮第观侍中王贻永所收晋帖一卷内,武帝、王戎、谢安、陆云辈法,若篆籀体,若飞动,著皆委而弗录,独取郗愔两行入十卷中,使人慨叹。又刘孝孙处见柳公权所收《跋子敬送梨帖》,然于太宗卷中辨出,乃以逸少一帖连在后,而云又一帖,不知为逸少也。公权唐名家,尚如此,顾何议著?今长安李氏所收逸少帖,贞观所收第一帖,著名已非逸少真迹,馀可知矣。独未知徐璹徐浩子,能别书。所访者何如耳?余抱疾端忧,养目文艺,思而得之,粗分真伪,因跋逐卷末,以贻好事同志。百年之后,必有击节赏我者。余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每涤一研、展一轴,不知疾雷之在傍,而味可忘。尝思陶弘景愿为主书令史,大是高致。一念不除,行年四十,恐死为蠹书鱼,入金题玉躞间游而不害。元祐三年,维扬倦游阁襄阳漫仕米芾元章书。
按:《东观馀论》卷上《法帖刊误》下附,古逸丛书三编影南宋嘉定三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