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任臣(下)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九、《淮海集》卷一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九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闻人主之于谏诤之臣,非独听其言之难也,取其大节而略其小过,是为难矣。
骨鲠自信以身许国不为利害之所挠屈者,所谓大节也。
材智不周思虑不密学术不至闻听不审所谓小过也。
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如或不然,则与其无一时小过孰若有终身之大节哉?
汲黯通经则不平津侯,恢武功则不大将军明习令则不如张汤文章儒雅则不司马相如谨厚自全则不石庆术略横出则不主父偃,然淮南王谋反,惟惮,曰:「直谏守节死义,说平津侯等如发蒙耳」。
由是言之,谏诤之臣,其功在于纲纪,立风宪,通上下之情,使乱臣贼子顾惮不敢发,如此而已
一举之不当理一发之不中节,曾何足以深咎耶?
陛下即位以来,首下明诏,使中外大臣保任谏官御史,盖充赋者百有馀人,其见用者十数人耳。
选择既精,人颇自重,皆毅然伏节死谊之心,兴利除害甚于嗜欲,攘击奸恶如报私雠首尾数年之间,遂成冠古之治,虽神功圣化敏妙自然,亦此曹献替可否之力也。
比者尝以所言不效谏官御史接迹引去,或迁他官,或补外郡台省为之一空
臣愚疏远不知朝廷之事,窃怪陛下何取之之难,而去之之易也。
且人非蓍龟不无过误,顾其设心措意何如耳。
汉郦食其有挠楚之非,唐魏郑公有纵薛延陀之过,本朝赵中令有遣赵保忠之失,此三人者,皆天下豪杰一时名臣也,犹有非缪过失如此,又况不及三人者乎?
臣愿陛下师古始,追御来今,重谏官进退,慎御史升黜,取其大节而略其小过,使天下之士得以尽忠毕力于前,则神功圣化又将有新于此矣。
或谓臣曰:「古者谏诤之臣,职于广聪明,除壅蔽成德而已
后世狂夫小子狡猾不道之人,或假其名以资盗,窃其器以售奸
谷永者,王凤之客也,而讥斥帷幄
刘栖楚者,李逢吉之党也,而额叩龙墀
阳为剀拂之迹,阴成附丽之谋。
以此言之,小过其可略乎?
略其小过,则成其大恶矣」。
臣应之曰:不然
药石所以瘉病也,而致病有矣,然自古及今未有药石者,何哉
其所愈者众,所害者寡也。
谏诤之臣,虽器有远近,才有修短大抵搢绅之选也,安可尽诬以谷永刘栖楚之徒欤?
就使一二人焉,则去其一二人可也何至台省而逐之耶?
陆贽曰:「天不以地有恶木而废发生天子不以时有小人而废听纳」。
又曰:「谏者多,表我之能好;
谏者直,示我之能贤
谏者之狂诬,明我之能恕;
谏者之漏泄,彰我之能从。
有一于斯,皆为盛德」。
呜呼人主用谏诤之臣,之论尽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