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威敏沔神道碑(代范纯礼作)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
观文殿学士、行尚书户部侍郎鄜延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赠兵部尚书威敏孙公既葬之十有二年,其子之文欲为公墓隧之碑,乃抵高平范纯礼泣血再拜而言曰:「愿铭我公之碑」。
纯礼曰:「嘻,昔先正太师尝与威敏志其父,而吾先正威敏景祐至和之间出入内外,事仁宗皇帝,久同忠义之人也。
纯礼闻公之事而不敢忘,铭其可辞」?
乃序而铭之。
序曰:公讳字元规会稽山阴人也。
少孤,随其母家许下以孝闻。
天禧间进士得官,为赵州司理参军开封府扶沟县主簿保静军节度推官号为能吏
著作佐郎,迁秘书丞
韩亿杨偕荐,为监察御史里行
景祐元年将奉册中宫,而明肃太后三年之丧未除,请终制而后行,从之。
三司判官许申方士导引行气,公上言:「气行于身,隙不在天,呼吸间或纫而为患,是诡道也。
无行不知力耕图报,而援诡道以市恩宠
罪在无赦,乞斥远方士,置于理」。
从之。
孔道辅、先文正公言事谪去,而布衣李安世上书,其言皆市井事,不实下吏
上言:「安世有罪,而欲天下户知之亦难。
人见道辅范某方以言事谪去,而安世以上得罪,当以重法,则安世之罪,人不以为讪上,而以为纳忠
陛下之法,人不以为治狂,而以为拒谏
愿宽安世以慰天下之望」。
乃谪知潭州衡山
谪未下,公复上书视朝双日制曰:「双日制行,是一岁三百六旬废其半也,而诞辰嘉节休日受釐又废三分之一。
然则一岁中视朝者谗百馀日耳。
大臣奏事殿中,率漏下数刻而退,天下之务岂不旷哉」?
极言得失,乃复谪监永州酒,徙通判潭、处、楚州
召为左正言同知谏院
公入谏建言:「治道之本在家并后之宠渐不可长,请立贵近夫人宫师,以肃内政」。
又言:「内侍迁官以次,非故事,可止。
都知押班旧班閤门引进之下,今序于上,可复。
内降之出,斜封之毙也,可革」。
其年二月豫王薨,仁宗皇帝厚葬之,期以五月
公言:「启土砻山,期日迫,难就。
非特此也,自元昊盗边三司力屈,今一品之葬,其饰颇繁,而祔葬者复众,非五六年计不可,是又益一边费也。
元昊之窥中国久矣
水旱不调,谓得天时
将帅不和,谓合人事
如因我之役工仓猝之际,悉力幸灾,以惊边吏,则重为陛下之忧,岂可不虑?
愿缓葬期,以俟西事之定」。
书凡再上,是时上悼豫王甚,人莫敢言者,公独言自如也。
元昊使高延德奉书延州声言请和,而犹载所僭位号,名而不臣
是时文正公延州帅,以书责而还之。
闻诸朝,执政不一,故曰:「范某可斩也」。
公言:「范某有时望,士多归之。
今为边帅得士卒心,元昊之所惮。
故使延德不正之书至塞下,欲间范某而去之。
执政之议不一如使元昊刺知,佯为交结之意,而致慢言于朝,则范某逐,是元昊之计行也」。
无何,元昊果使延德奉书阙下,有慢言,如公所策。
文正公才降一官,知耀州
西师未解,上日以为忧,乃移永兴军夏竦鄜州陈执中泾州,各为路分总统应敌
公曰:「西寇可平矣,而北虏不可不备」。
上言:「陛下劳心于西,而隙在北。
夷狄之人见利忘义誓书不可常守也。
愿移高经宣守定王果守瀛,何九龄安肃程琳真定
更选良吏居具、冀、洺,益团诸州步骑屯于真定高阳大名三州,则誓书始言可守矣」。
先是京师久阴不雨,蒙气蔽日公言:「《传》称皇之不极,厥咎常阴,必有下人谋上者。
陛下左右,察奸谋,以消天变」。
未几北人遣汎使叛盟,而禁中卫士窃发,捕得伏诛
公既见事辄言无所回避,上倚用之,而权倖侧目,乃荐田况欧阳修张方平曾公亮蔡襄王素可任谏官自代。
遂迁工部员外郎,出提点两浙路刑狱公事
起居舍人陕西转运使,就除天章阁待制,为都转运使,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徙知渭州,复知庆州
大阅军,成列矣,公按辔徐行不前,遂罢。
天大风折木,尘雾昼晦人方服公而不之测也。
杜祁公富韩公、先文正公相继去,徙知陕州,移河东路转运使,除龙图阁直学士,复知庆州,改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丁内艰服除,为陕西都转运使、知徐州
右谏议大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
皇祐四年,广源蛮侬智高反,陷邕管,连陷缘江九郡,掠广州
官军数败,中书不时以闻。
适过京师入见仁宗皇帝劳公,且曰:「智高反,吾欲畀卿以南事。
南事稍息西州之寄秦为重,卿其行也」。
顿首谢,因曰:「谁告陛下以南事息者?
臣闻智高掠邕、广,收宝聚亿计,日纵酒高会亡命之者不绝
臣料之,南事未息也」。
一日杨畋蒋偕军败闻。
上谓左右曰:「孙某固言之矣」。
遂还公以为湖南江西安抚使。
智高既掠广州移兵北首,欲度岭,江湖以南皆惊,人心汹汹
公闻,乃檄江西、湖南,令「极办营宇犒赏大军且至」。
遂安不摇,智高亦不敢度岭。
行至鼎州,诏以公为广南东西路安抚使,而以枢密副使狄公青宣抚使
自智高反,诸将用兵,各以所利进退,而无节制,故数败。
公至,下令曰:「出兵无节制遗贼擒也。
自今已往,一以节制从事不用节制而胜,犹败也」。
狄公至,问公曰:「事将何如」?
公曰:「欲知我之胜负,则料敌得失可也
为智高之策有三:迁兵巢穴,伏而不出上策
邕州老我师,中策
拣其众进战,与我较一日之胜,下策
然智高猝起,官军数败,横行岭外,有骄我心。
战胜而骄,轻与我战,不难败也」。
狄公大喜然之。
军行归仁,智高果邕州出战
先是,公辞未行,请挟骑兵为奇,不许
既行踰岭,使更制大刀长斧,杂短兵用之,人亦以为非是
狄公青来,始益骑兵三千。
及战归仁,望智高军皆翳蛮盾,翼两褾,置阵甚坚,矢石不可动。
乃先伏骑兵山间,而更用短搏战
得所大刀长斧,褾盾始破散
所伏骑兵亦绕出智高军后鏖之,呼声山谷蛮人死者过半,遂大败
高率馀众逃入海,岭南平。
自为御史台官,数引大体言事天下称之。
后去言路外徙稍迁侍从,帅边,滋有时望。
国家缓急未尝不在选中。
及平智高入见仁宗皇帝解所服玉带赐之,迁给事中
大用矣,而公固请居外治民,得杭州
睢阳,召还为枢密副使
公既在位,益感激任事,数为上陈治道
论列得失,每言辄尽,有不悦公者。
贵妃张氏薨,治丧皇仪殿,诏葬园陵礼官谥曰恭德
公言:「太宗四后谥曰德,从庙谥也。
而郭氏、张氏二后不闻有谥。
谥妃子曰恭德,虽礼官之罪,而实贻讥陛下」。
因并论皇仪治丧诏葬园陵非是
改谥温成园陵亦罢。
已而,诏公读温成哀册,公奏言:「章穆皇后丧,比葬,行事两制官。
温成追谥,反诏二府大臣行事不可」。
翌日册立前陈故事,且曰:「以臣孙某读册则可,以枢密副使读册则不可」。
置册而退。
宰相陈执中取而读之,遂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杭州
岁满,加大学士青州
麟府郭恩轻出,军败,乃以公为观文殿大学士尚书礼部侍郎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
过郑,而夏人之使适至州,除馆以待之
公止其馆未行,州将以告。
公曰:「彼陪臣也,岂吾所当避者」?
不去,州改馆以待夏人夏人亦不敢言
未至河东是时占有麟州故地,争不已
公至,乃徙其众远去,后阴遣间至河东,捕得,公遗金而还之。
夏人亦畏公,不敢近边
初,公守杭州州人浮图法,男女昼夜杂会,其徒因伏匿为奸,遂以成俗
公出过市中,有塔庙甚丽,公命撤之,皆重扉复墙,得亡妇女百数
因并捕其徒,置于法,惩艾,俗遂革。
而其罪人散去,往往造为飞语中伤公。
枢密使田况病,参知政事王尧臣薨,上问公所在,欲召用,而言者果以飞语闻上。
不信,封其章示公。
上适小不豫言者乘而益驩,遂罢河东,知寿州,道贬宁国军节度副使
久之,以光禄卿分司南京
起知杭州,公不起,而请老,遂以礼部侍郎致仕,居符离
明年英宗皇帝即位侍郎富文忠西府,荐公「材略绝众不畏强禦,而轻进退
今虽老矣,犹壮也,可用」。
英宗亦雅知公名,遂以资政殿学士起公知河中府,诏趣上道
不获入见英宗以官召之,而不名也。
比退,日晏,改观文殿大学士、知庆州,徙知延州
道得疾,闻上,上使中贵人挟医视公,赐黄金良药
公泣曰:「老臣上知,未效犬马病死,目不瞑矣」。
四年甲申薨于鄜州,年七十一。
公为御史谏官有名,及平智高之乱,人以古之将帅处之。
后为枢密副使,争温成罢去,人又以古之辅相期之。
然公天资警绝,敏于事,尤能决烦去惑
方事至前,众持难,相倚徘徊未有所定,公至,出片言,遂以无事
为政方略耳目,人莫能测知。
缚制强豪一切以理,为人称道
符离时,庄献明肃太后共政州守江钧坠言坐中,为通判者欲上其事。
州官往谢之,至再拜而请,不许
公独后至不拜通判怒,乃曰:「而与守同耶」?
公曰:「守今谪去,异时之资也。
公今陷守,异时无葬所矣」。
通判悟,大恐,返谢守而与之欢。
庆州时,特支绢帛恶,军中口语藉藉
公闻之,大飨士,优人以估帛为俳语以进,公召谓曰:「边城无警,士衣食县官
不见敌,数蒙上赏赐未知所以报效,而汝敢以上赐为戏,可斩也。
今姑舍汝死,窜之」。
军中帖服
皇祐五年契丹使来请曰:「愿观庙乐而归」。
上以问宰相陈执中曰:「乐非祀享不作,请以是告之」。
公时在西府,乃曰:「此可告而未能止也。
愿使告之曰:『庙乐之作,以祖有功,宗有德,而咏歌之也。
使者能留与吾祭,则可观」。
仁宗使人告之,使者乃退。
中人尝任外官,率他武臣上书乞迁。
仁宗曰:「法不可得也」。
不已仁宗以语公,公曰:「臣请退而问之」。
召问曰:「曩汝在边,某军当给帛,汝不时给,何也」?
对曰:「帛,官物也,不敢妄以与人」。
又问曰:「某人战,当奏功,汝不时奏,何耶」?
对曰:「是幸赏也,故不奏」。
公曰:「而能知此,而返自为,何耶」?
惶惧再拜趋出
初至杭州,属县令来谒请辞,公曰:「吾欲与从容」。
余杭令黄世永曰:「前日县有剽行路钱六十万者,请往捕之」。
公曰:「无烦往也」。
翌日张宴,宾客满堂,坐未定,捕盗者已得盗至矣。
桐庐遂昌民杨日用以猾居乡里人患苦之,至者必与之交而行其私,否则持其长短陷之,前后所陷甚众。
沈绅免官过杭,公问其故,具言日用所陷。
公曰:「此可治也」。
乃使吏受辞,檄桐庐日用属吏
其子私与钤辖吏宋升饮酒酒酣,出黄金一斤以遗
未竟公使逮捕至廷,问:「杨日用事,汝预也」?
曰:「不预」。
然则酒酣遗汝之金,以何事也」?
情得,皇恐谢,即黥日用并其子,流之,抵罪
以此畏公,重足一迹不敢为奸。
穷里空舍,皆如公在其旁。
滕甫、杨忱游公门,以材自负不信,曰:「是安能皆知之」?
相谓曰:「居明日湖上,游兰若素约而不往,若纵饮而行博,公安能知我哉」?
及其往,未坐,有呼于门甚急,曰:「公使人遗二客」。
持小奁,发之,五木也。
大惊,乃服公之算也。
相国王圭尝志其墓,凡公之行事三代封爵谥、所娶所生之子,皆志之矣,故今专序公出处进退本末
有略之者,以其见于志也。
其异于志者:子之文,今为承议郎管勾杭州洞霄宫
幼女,适朝散郎司勋郎中庄公岳
孙男六人孙女六人
孙男长某,早亡;
延寿,为豪州司户参军
延宾、延宏、延通、延祖,未仕。
孙女长者,适前进士黎礭。
而子之文集录公诗、文章、奏议,为集二十卷藏之家。
铭曰:
在昔仁祖好是文武
文而皋、益,武也方、虎
德名参会,熙我王度
在时威敏,出以类鸣。
作而有言,如金奏廷。
沄沄谹谹,众耳以倾。
岭蛮睢盱,我则铄之。
陆梁,我则斥之。
言以功,帝用识之。
识而在位正直是谋。
有猷有言天子之休。
公言孔嘉,昧者是疑。
或违或行,公守不移
奉册而告,置册而辞。
辞而抑抑南国是式。
唯蠹是抉,唯奸是擿。
擿奸抉蠹,人莫予测。
穷里突奥,如公在侧。
既用而张,亦毁而拆。
毁而欲还,如火烨烨
今虽远矣,而犹不殁。
非鼎而名,有山之石(《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