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名实议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西台集》卷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七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
君子以名用人者,为其信于众也。
一人誉之不足以成名,必众人誉之,然后可以成名
则名者,信于众人之谓也。
然士有依名而蹈利不思行己何如养交取合,亦足成名者。
故君子之用人必索其实
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试者,所以其实也。
太史公亦曰:「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
不听,奸乃不生」。
名实者,用人之大契,君子所以仁义并行公道也。
汉宣之治虽不及三代,然刺史守相辄亲见劳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以质其言。
有名不相应者,必知其所以然
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汉世良吏,于孝宣时为多,而龚遂黄霸之徒,皆得以良吏自见于世。
元、成而下孝宣之业虽衰,然名实之法犹有存者。
建武永平间郎官出宰百里尚书令仆亦为郡守,而虞延第五伦鲍昱之徒更以郡守入为三公,守令之重如此
是以卓茂鲁恭皆以县令循吏亦卒至三公
孝宣名实非徒一时之称,盖得孔子试之之意,而后可以用故也。
自唐以来,官在内者重,官在外者轻。
张九龄欲重刺史县令之权,历都督刺史然后入为侍郎列卿历县然后入为台郎给谏,而法亦卒不行
本朝之制,九品可以县令七品可以郡守则是九品之贱已当汉郎官之选,而七品之人已任汉令仆事矣。
持禄内者无治民之责,而多进退之门;
守法在外者,则数出为俗吏不见用;
有用之者不过县令而居幕府,由郡守而为监司
所谓台郎给舍令仆三公未有由此途而出,则内官安得不重外官安得不轻?
是以名实相纷毁誉淆乱养交助合之人渐以得志,则守令如龚遂黄霸卓茂鲁恭亦何道而进?
两汉之法虽卒难行,然当体其大意,稍重郡守县令之官
通都大邑有善政者,数加奖励,使必由县令然后寺监,由郡守然后台省,则人人乐于外官赴功治职齐民可受其赐,而寺监台省亦将得真材,毁誉名实无所纷乱,又合孔子试之之意。
盖事有不召而自至者,西汉功名,则权奇倜傥之士出;
东汉名节,则蹈难死义之臣众;
有唐尚文词,则诗歌赋颂缀文之人亦出而不绝
今果重在外之官,必由县令而后寺监,由郡守而后台省,则谓良吏者,亦将不期而自至。
名实之论,惟所加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