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徽宗论惟材是用无系一偏元符三年正月 北宋 · 曾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一
臣窃观唐太宗初即位急于求治,搜拔贤隽不以一途。
故取魏徵仇雠,取马周布衣,取王圭杜淹韦挺流窜
其馀罪亡俘虏之臣,咸引在朝,唯材是任。
卒赖其助,以成贞观之治
及我太祖皇帝践祚之始,亦以人材为先。
是时,乘五代衰乱之馀,太祖皇帝征伐四方,粗定天下制度典章,尚多阙略
又自郭以后藩镇幕府不得奏辟士大夫罕有资荫入官之门唯进士经学二途而已,然岁取进士三十人经学五十人
选举既难,不无滞材。
太宗其然,故在位二十馀年,所擢士以万计舍短取长,不求其备,一时草泽遗逸之人,收拾略尽
本朝名臣,多繇此出。
后世称诵以谓太宗明治体,以天下为度,非众人所及,故能越去拘挛,以牢笼豪杰为国之用。
此诚不世出英主后嗣所宜师法者也。
臣伏近岁以来内则台省清要,外则藩府守将类多阙员
或曰:「乏材而然」。
臣谓:古者不借材于异代无世而无材,患在用之不广尔。
用之不广,则取人有限
取人有限,则材者不必用,用者不必材。
是以上之政事,有旷废不举之忧;
下之怀能抱器之士,有郁塞不伸之叹。
此宜今日之所留意也。
陛下临御以来,锐于更化其所引拔,固已不专一途。
臣愚过计,尚意左右之臣或未尽皇极大中之道启迪陛下,于用人之际不能无方,致陛下励精求治之初,有人不足之虑。
伏望陛下远稽唐贞观所以致治之繇,近以太宗皇帝振举滞淹为法,无惑于浮言无系一偏,断自圣心,唯材是用
收其大者以为栋梁柱石,其小者亦足备榱桷扂楔之任
庶于经营清朝,无施不宜,以成治功,以通众志
岂独天下之幸,实社稷无疆之福也。
在《易》之《泰》曰:「包荒,用冯河
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当上交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荒秽者包之,冯河不中者用之,远者不遗忘,近者不朋比如此,故得尚于中行所以为盛。
在《书》之皇极,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如此,故能作父母以为天下王。
陛下留听毋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