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蔡卞 北宋 · 任伯雨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九
臣窃谓朝廷之事,当行不可犹豫,未行者不可漏泄
当行犹豫谓之不断,未行而漏泄谓之不密
意外不测之变,常生于此
古人既往之事,可考而知也。
陛下改用大臣明示好恶前日所谓国是者,陛下既察其非矣。
章惇以社自任蔡卞经义教之,当此之时,共忧国事,必不以二圣之所行为是也
彼皆以王安石自比,固宜进退为心。
安坐而不动,备礼而求去,其于上圣之所行,能无正救之心乎?
皇太后不宰之功,发于至慈;
陛下无已之报,方在舜心。
天佑命之,俾我元嗣慈孝之治,实冠前古我家之庆,不求而至。
内外所以欢欣,而和气所以充溢也。
然而天道难谌,事当儆戒
等立其私说变乱名实为国政之害者,其大有三:一则继述神考为名,违其说者谓之不孝,而实有负诬之心。
二则以厚于先帝为名,违其说者谓之至薄,而实有轻欺之意。
三则假经义糟粕,窃安石之绪馀,依语而行,蔽惑上下,违其说者谓之非圣人加人以至恶之名,陷人以难名之罪。
发于蔡卞之心,事成于章惇之手,胁持上下果断必行。
二人者,外示暌间,而心手相资无事相忘,有急则相应自然必致之理也。
臣十四日密章所论深思熟虑然后敢发,在陛下断之而已
犹豫不决,理必生事
况今日所行之命,已有可密而不密者矣。
机既不密,又不时断执中无权,必有后悔。
所以难谌之道而儆无虞之时者,其可忽乎。
陛下上禀慈闱熟议速断之也。
臣愚不胜惓惓爱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