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食时五观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山谷全书·外集》卷二四
古者君子有饮食之教,在乡党曲礼,而士大夫临尊俎则忘之矣。故约释氏法,作士君子食时五观云。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此食恳殖收穫,舂硙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多。何况屠割生灵,为己滋味?一人之食,十人作劳。家居则食父祖心力所营,虽是己财,亦承馀庆。仕宦则食民之膏血,大不可言。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全此三者,则应受此供,缺则当知愧耻,不敢尽味。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治心养性,先防三过:美食则贪;恶食则嗔;终日食而不知食之所从来,则痴。君子食无求饱,离此过也。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苦。
五谷五蔬以养人,鱼肉以养老。形苦者,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食为医药,以自扶持。是故知足者举箸常如服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先结款状,然后受食。「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此之谓也。
山谷老人曰:礼所教饮食之序,教之末也;食而作观,教之本也。大概今之士大夫,诵先王之法言则一人也,起居饮食则一人也,故设教不得不如是。君子有九思,终身之思也;食时作五观,终食之思也。日一日如是行之,念念在仁智,则夫二人者,合而为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