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氏五子字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四、《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八
陈氏五男子制名,以五行之物始于天一生水而止于金,盖因天道起于北方,而成岁之序,曰崇、居、中、孚、宜;
又以智、仁、礼、信、义媲夫而字之。
豫章黄庭坚曰:君子之名子也,以德命为义,于此合矣,故为具其说。
《易大传》曰:「智崇礼卑」。
崇效天,卑法地。
盖周万物而不遗,智之德也,欲极高明,故智言崇。
《孟子》曰:「居恶在?
仁是也;
路恶在?
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仁固人之安宅,人有不愿居安宅,而中路以托宿者乎?
君子居天下之广,居体仁而已矣,故仁言居。
《周官》曰:「以天产阴德,以中礼防之;
地产阳德,以和乐防之」。
天产,精神也,阴德,心术也,精神运而心术形焉。
无过不及,而一要于中者,礼之节文也。
故礼言中。
《易》曰:「《中孚》,信及豚鱼」。
孚者,信之心化也。
信不素显,同室致疑;
及其孚也,异物敦化
故信言孚。
《礼》曰:「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皆称愿焉,曰有子如此,可谓孝矣」。
仁者,仁此者也;
义者,宜此者也。
盖义者,万物之制也。
君子务本,时措万物之宜而已矣。
故义言宜。
虽然,之五物者,故参相得也。
播五行于四时,其治不同,同归于成岁。
仁、义、礼、智、信,虽所从言之异,要于内视反听,克己以归于君子而已矣。
今夫水:上下与天地流通,周乎万物,智也;
天下之至柔,仁也;
驰骋天下之至刚,义也;
无心于迟速,盈科而后进,信也;
善下百谷,故能为百谷王,礼也。
今夫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曲直皆遂焉,木之理也;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金之决也;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火之政也;
「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水之事也;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土之守也。
明此二端,三者得矣。
一则五,五则一也。
然欲求深则去本远,用意过当则善失真。
吾生也有涯,用以随无涯之知,智之敝也。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仁之过也,嫂溺不援,礼之弃也。
父攘羊而子證之,信之贼也。
避兄离母而居于陵,义之罪人也。
故太高则不情,太下则易溺。
君子所以亹亹焉,为夫节会肯綮,又如此也。
天下之道术,未有无当于五物,待是而后立者,其惟好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