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风月堂记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五、《演山集》卷一八
风月在天之景也,泉石在地之景也,草木花实在时之景也。
三景之为物,最能适人之情,又有能累之者
风月泉石常为好清者之蔽,草木花实常为好奇者之蔽。
泉石风月草木花实,彼岂有意于累人哉?
惟人不能以道为乐,以乐寓景,而景授吾所乐而已,违景则无憀,玩景则有斁。
人之情莫不然
子山得洞于梅岭,洞之中基而为堂,累而为台,穴而为沼,以花名洲,以琴名泓,以鉴名石,以鹤名亭,以锦绣名谷,其类不能尽言之。
学则读《庄子》之遗言故以南华命洞。
所适慕乐天之遗风故以风月名堂
子山于此乘兴而閒行,兴尽宴坐,与所交游从事文酒间,以度其生焉。
或谓子山方学《庄子》,则宜内观无事外游,而待风月泉石芳菲草木而后得其乐,无乃有累乎?
予谓不然
苟知吾形与景皆非真物,以生寓形,以乐寄景,志不存焉,何累于子山
坐堂之上,有物泠然过之,或披其襟,或扬其袂,或撼其佩,拂其纤埃,循于帷幄之间,吹者清,嘘者和,回旋断续,在吾之左右
有物皎然而下,与泠然相得广莫
当是之时,南华翁则能适然与彼二物无情游。
澄辉之中,两腋习习,乘光御爽,登于万物之表,而或者莫之知焉。
银色漏身,金波汗漫,或烛吾吟笺,或泛吾酒卮澡雪吾神,形见吾影,而或笼吾醉魄而卧焉。
呜呼泠然则得自然之声,皎然水则自然之性。
爽气皓色,与吾行止之影,忽尔相得瞥尔相忘不可系着,则知人与物非所玩者。
及其皎然者暝而归诸太阴泠然者静而归诸大块南华翁则亦兀然坐忘不知顷者爽气之所吹,皓色之所照,与夫苍颜华发行歌自适其间者,果何物邪!
然则南华翁之乐如是或者无累焉。
元丰庚申之季冬,裳偕郡人李泳北趋都下,道出南浦南华翁访予于水阁,再请予记,不可辞也。
含思阁上,书遗之而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