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哲宗论治道绍圣二年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谠论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四一
臣窃观《易》以龙名《乾》,以马名《坤》。
盖龙者,能变能化,不制于物者也,有君之象焉,故以《乾》名之。
马者,地类行而承顺者也,有臣之象焉,故以《坤》名之。
乾》刚位乎上,故能制物
《坤》柔位乎下,故制于物。
刚柔既立,而君臣之分正矣。
是以古之圣王黜幽陟明,惟先蔽志,彰善瘅恶,断出于己。
贤否既辨,邪正自分
彼虽欲崇私党朋比何缘而致哉?
后世之君,间或昧此,主威不立,权归乎下,终底危亡者,以其失《乾》刚之道也。
试论之:汉武帝外勤师旅内耗黎元,非有厚德结民心也。
五十年间,中外无事,特以威德归上,奸臣不敢专国命尔。
唐明皇初无失德,非有甚过恶也,卒有播迁之祸者,以李林甫专权故也。
以此知主威不可不立明矣。
主威不立,虽欲去邪,而失在于不断
虽欲任贤,而失在于不果
不去则害忠良忠良进则邪自消,二者势不两存
治乱之原,实辨于此
唐之开成陈夷行极言奸臣干权,文宗依违不决,卒陷正人,此失于不断者也。
汉成帝欲用刘歆,断出于不果,而问王凤终止之,此失于不果者也。
去邪既疑,任贤不果权臣所以国命,同己者阴相结纳寘之权要以为己助,异己者则去之,曾不旋踵
王凤之于汉,李宗闵、牛僧孺之于唐是也
朋邪萃于朝,则人事失于下,人事失于下,则天变见于上。
近者正阳之月,天多阴晦,采之舆议,咸谓奸邪蔽国之应也。
考之《汉书》,元帝时郑朋、杨兴等往来谗毁交斗阴附
是岁夏寒日青无光,众以谓阳蔽,则明有所掩,小人用事之兆,恭、显归咎于更生等,元帝不能察,汉祚由是衰矣。
唐代宗初,元载为相,内结宦官,外乃绐,令群臣奏事白宰相颜真卿极论其非,盖欲尊君而卑臣故也。
以此推之,威福之柄,宜在君不宜在臣;
威福之要,不在乎他,在乎果断而已
《书》曰:「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致治之本其在兹乎?
恭惟陛下德侔天地明并日月好恶一遵王道,正邪悉判于渊衷巍巍二帝三王之上,汉唐之君何足陛下陈之。
兴亡之事,足为鉴戒,以舜之为君,禹犹纳言曰「无若丹朱傲」。
愚臣区区,敢效古人此以狂瞽
伏愿陛下作威作福,念箕子之惟辟;
勿贰勿疑,稽伯益之戒禹;
察言邪正,以别忠佞斥去奸回,以破党与,则太平之基可指日致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