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代上宪使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二、《西塘集》卷六
某闻之,君子之于天下有以辅相帡幪,其行无穷,其施无方,而卒之德配天地明并日月
无他道焉,举措之类当而已矣。
《传》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又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何则
天下之广,生齿之众,固不可以家至户到必将表而正之,在吾审所好而已矣。
故曰人无法以知天,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所行知天;
无法以知上,以赏罚爵禄刑祸之所加知上。
古之君子,知其如此,故清心平虑不以喜怒憎爱移于内,不以疏戚势利移于外。
无所语而私党也,无所默而私党也;
无所作而私党也,无所止而私党也。
语默动息,无一私党,惟直之举,惟枉之错,而天下之大,可以拱手定。
盖举直之善立,大公至正之道开,天下无枉政,无冤民,则平也。
不牵于喜怒憎恶,则无所蔽翳乎吾中,而莫之不照,则明也。
有德者,以类进于朝,职无不修,事无不治,而邦家不倾之基,则忠于社稷宗庙也。
媚柔谄曲,掊贪忌尅,莫之措手足,而君子得以伸其道。
行言听,膏泽流施,则仁于华夏蛮貊也。
慵者激,懦者劝,易浮以重,革薄而厚,人知向方,而暴民不作则天下有道也。
行一事而五善得,而天下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别,朋友信。
阴阳和于上,万物和于下。
君臣相与饮宴无事,而八荒万里悦服臣顺。
雨旸寒燠,莫之不叙,而昆虫草木,靡不得所
所谓君子之于天下有以辅相帡幪,其行无穷,其施无方,而卒之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如此而已
《书》曰:「臣作君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夫欲左右斯民,无若举错之类审也。
举错审,天下晓然皆知上之所好者诚在是,莫之不趋
所恶者诚在是,莫之不避
举错不审,民无所措手足
是故举错不当,而天下治,古莫之有;
举错当,而天下不治,亦莫之有。
古之人观所举错,而天下治乱可知
故明于天下国家大计,而以宗社民物为心,未尝于此致其虑焉。
伏惟阁下于道惟宗,于德而经,其明星日,其平权衡,忠于国,仁信乎氓,思有以致君,而措俗于故夫与直存,言与直评,居与直偕,动与直营。
语默动息无非直之与,则公之爱直也,自生民以来伊、傅周公旦太公望散宜生,非斯人也,岂公之朋?
大庾之南,涨海之涯,有民有社,殆且百城
吏嚚于公,民诈于市,偷风薄俗纷纠纭错。
今其何为阒然无睹,而公庭民庑,廓尔其清?
然则昆虫草木鱼鳖虾蟹,阴皆受赐,其致于斯,非有道乎?
门内之吏,直者任,枉者弭;
庭下之讼,直者伸,枉者止;
士大夫之出于旌车之下,直者进,枉者已。
丝发之长,果有可取,莫之不录
历历于胸,灿灿于齿。
然则,非狂非惑,非聋非瞽,其亦何为而不悛恶,不劝善奋然崛起,而思有以受知大君子之门哉?
某也不才幸而获吏封部,趋走车辖之下,将期年矣。
前兹权涖,于理无望,今者正任兹邑且四五月。
惟向与今,得以暴其疏拙聪明之下,不为久矣
天地之大,其安不容
日月之明,其安不照
爱直门下也,岂在所弃而无取哉?
是以常贡短书具道所以进身历官,凡厥猷守于左右者。
今兹又不默默,诚以良时佳遇之难再。
百岁一遇君子犹之百果草木之于春夏不乘时敷引条蔓,以华以萼,俄而无及矣。
门下台鼎公辅之器,朝廷老成之人,岂区区方所濡滞哉?
今而不言,默以自晦,后将深悔,是用不避频有干渎之罪,重浼清听
惶恐无已,惟高明垂照
不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