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殿城濠劄子五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范太史集》卷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六、《汴京遗迹志》卷一四
臣伏闻开修京城濠,日役三四千人
和雇夫力调发不及民,其钱不属户部,然财出于民一也,岂可不计爱惜,而枉费用之?
臣闻开濠深二丈五尺,阔二百五十一步,广于汴河三倍自古未闻有此城池也。
新城周世宗所筑,太祖因之,建都于此百三十年,无山川之险可恃所恃者在修德,在用人在得民心
此三者,累圣所以遗后嗣子孙也。
神宗时宋用臣提举京城大兴土功版筑过当
小人之情,唯欲广用民力,多费国财上则徼幸爵赏,次则隐盗官物,故役无有不大,费无有不广,此奸臣之所利,本非先帝意也。
陛下始初听政散遣修城役夫百姓欢呼鼓舞
今欲终成前功,但完之而可也何必广作无益,以害有益乎?
京城外门正门即为方城偏门即为瓮城其外门皆用纯铁裹之,此祖宗时所无有也。
瓮城边城之制,非所以施于京师
东西三面偏门亦欲为瓮城,臣不知大臣以何见而为此谋也。
以为北朝也,使北朝渝盟南向大臣坐守此以受敌乎?
春秋时楚囊瓦令尹,城沈尹戌曰:「子常必亡,茍不能卫,城无益也。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
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
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守已小矣,卑之不获能无亡乎?
梁伯沟其公宫民溃,民弃其上,不亡何待」?
大臣不修德政,而急于城池,此囊瓦之计也。
唐神龙中张仁愿朔方总管,筑三受降城不置瓮门、曲敌、战格
或曰:「边城守备,可乎」?
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
寇至,当并力出拒,敢回望城者斩。
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
后常元楷代为总管,始筑瓮门,议者益重仁愿而轻元楷
今于京城受矢石之备,是不如张仁愿守边城也。
修城浚池以来,议者皆以为无戎而城,无寇而沟公宫,此言不可不畏。
北门瓮城已就,改之重劳,臣欲乞降指挥东西三面偏门止为方城,其濠广阔可减三分之二。
稍正王城之体,以惜民力,以省国用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