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殿论辨邪正劄子五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范太史集》卷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六、《名贤士族言行类稿》卷四一、《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五
臣闻邪必害正,正必去邪,自古以来,未有邪正并立而可以为国者也。
在上,未尝无小人,唯能使小人不胜君子,所以治也。
在上,未尝无君子,唯使君子不胜小人,所以乱也。
在《易》,内君子而外小人,其卦为《泰》,泰者通而治也;
内小人而外君子,其卦为《否》,否者闭而乱也。
天下治乱,未有不由君子小人。
君子在位,必无恶政;
小人在位,必无善政。
圣人为天下,唯能使小人外而不内,在野不在位而已,非能使天下皆无小人也。
陛下自初临政,以辨别君子小人为先,登进忠良,黜退邪恶,以致今日之治。
所进所退,天下之人皆以为然,虽舜举十六相、去四凶,不过如此也。
而比年以来,大臣以兼容小人为宽,好恶不明,邪正不分,所引进者不尽得人。
夫今日之省寺,他日之侍从也;
今日之侍从,他日之辅弼也,宰相岂能使之终身不进乎?
周公作《立政》以戒成王,自准人、缀衣虎贲趣马小尹、左右携仆、艺人、表臣、百司,皆勿以憸人,其惟吉士
夫憸人在上位则害政事,在下位则坏风俗,大则倾覆邦国,小则戕败善类。
朝廷之内,何官可不择人也?
邪人得志,则正人不安;
正人不安,则国无善政。
宰相进贤退不肖为职,而邪正不分,岂不负国?
《书》曰:「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此相之事也。
臣伏望陛下戒饬大臣,各以公心求贤,多引鲠正之人,以重朝廷,无使小人得位,为他日之患,以副陛下至诚求治之意。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