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民政策上第一道)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栾城应诏集》卷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九五
臣闻王道至于民也,其亦深矣。
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小人
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盗贼
礼行于上,而淫僻邪放风起于下,而不能止。
此犹未免王道之未成也。
王道本始于民之自喜,而成于民之相爱
王者所以求之其民者,其粗始于力田,而其精极于孝悌廉耻之际。
力田者,民之最劳;
孝悌廉耻者,匹夫匹妇所不悦。
强所最劳,而使之有自喜之心;
所不悦,而使之有相爱之意。
故夫王道之成,而及其至于民,其亦深矣!
古者天下之灾,水旱相仍而上下不相保,此其祸起于民之不自喜力田
天下之乱,盗贼放恣兵革不息,而民不乐业,此其祸起于民之不相爱而弃其孝悌廉耻之节。
自喜则虽有太劳,而其事不迁
相爱则虽有强狠之心,而顾其亲戚之乐,以不自弃不义
此二者,王道大权也。
方今天下之人,狃于工商之利,而不喜于农,惟其愚下之人,自知无能然后安于田亩不去
山林饥饿之民,皆有盗蹠趑趄之心;
闺门之内,父子交忿不知反。
朝廷之上虽有贤人,而其教不逮于下。
是故士大夫之间,莫不以为王道之远而难成也。
然臣窃观三代遗文至于《诗》,而以为王道之成有所易不难者。
夫人不喜乎此,是未得为此之味也。
圣人之为诗,道其耕耨播种之劳,而述其岁终仓廪丰实妇子喜乐之际,以感动其意。
故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筥。
其饟伊,其笠伊纠。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当此时也,民既劳矣,故为之言其室家来馌而慰劳之者,以勉卒其业。
而其终章曰:「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穫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救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当此之时,岁功既毕,民之劳者,得以与其妇子皆乐于此休息闲暇饮酒食肉,以自快一岁
则夫勤者有以忘其勤,尽力有以轻用其力,而狼戾无亲之人,有所慕悦而自改其操。
非独于《诗》云尔,道之使获其利,而教之使知其乐,亦如是也。
且民之性固安于所乐而悦于所利,此臣所以王道之无难者也。
盖臣闻之,诱民之势,远莫如近,而近莫如其所与竞。
今行之于朝廷之中,而田野之民无迁善之心,此岂非其远而难至者哉?
明择郡县之吏,而谨法律之禁,刑者布市,而顽民不悛
乡党之民,其视郡县之吏,自以为非其比肩之人,徒能畏其用法,而袒背受笞于前不为之愧。
此其势可以及民之明罪,而不可以及其隐匿
岂非其近而无所与竞者邪?
惟其里巷亲戚之间,幼之所与同戏,而壮之所与共事,此则其所与竞者也。
臣愚以为古者郡县三老啬夫,今可使推择民之孝悌无过力田不惰、为民之素所服者为之,无使治事,而使讥诮教诲其民之怠惰无良者。
岁时伏腊郡县颇置礼焉,以风天下,使慕悦其事,使民皆有愧耻勉强不服之心。
不从民之所竞而教之,而从其所素畏。
其所素畏者,彼不自以为伍,而何敢求望其万一?
故教天下所与竞者始,而王道可渐至于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