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论1062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栾城集》卷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治国而为其地,非圣而后然也,古之君子莫不皆然
而其不然者,则仅存之国也。
人之治其家也,其最上者为虞舜其次曾闵,而其次犹得为天下良人,其下者乃有不慈不孝
置其不慈不孝,盖自其得为良人以上至于其所以治其身,上以事其父母,下以化服妻子不同,无其所以为生者,子耕于田,妇织于室,养其鸡豚,殖其菜茹无失其时,以养生送死,虽与天下之良人均也。
不然不得以为
天下之人不然不得以为良人
何者
是亦治家之地焉耳
至于为国,而岂独无之
昔者文王治岐也,耕者九一,故周公因之,建为步亩沟洫之制。
何者
其所治世成法也。
孔子之治鲁也,鲁人猎较孔子猎较
何者
其所衰世之馀制也。
战国之强,诸侯无道,然孟子以为王者起,今之诸侯不可尽诛,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故汉之兴也,秦之故而不害其为汉;
唐之兴也,隋之故而不害其为唐。
由是观之,则夫享国长短致化薄厚,其地能容之而不能使之也。
不能使之长短薄厚,然长不得地无所效其长,厚不得地无所致其厚。
故夫有地而可以容有所为者,举而就之可也
当今之世,祖宗之法或具存不举,或简略不备
具存不举是有地而不耕也;
简略不备,是地有所废缺而不完也。
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
今之治天下则不然,盖尝论之。
五代以来强臣专国则天震动而易乱;
吾祖宗削而渐磨之,则今世可以粗安
凡今世之所恃以为安者,惟无强而已
然恃其一之安也,而尽忘其馀。
故尝以为当今天下有三不立,由三不立故百患并起,而百善并废。
何者
天下之吏媮堕茍且,不治其事,事日已败而上不知使,是一不立也。
天下之兵骄脆无用召募日广临事不获其力,是二不立也。
天下之财出之有限而用之无极,为国百年不能以富,是三不立也。
未平也,加之以其所欲为,是故一事而百弊作,动一役天下困,投足而遇陷阱侧身而入河海平居犹惧有患,而况求以驰聘于其上哉?
不可矣。
今夫夷狄之患,是中国一病也。
吾欲拒之,则有以为拒之之具;
和之,而有以和之之费。
天下而待一国,其为有馀力也,固亦宜矣,而何至使天下皆被其患?
今也天下幸而无它患难,而唯西北之为畏。
天下之力亦已困而不能支矣。
一岁之入不能一岁之出,是非纳赂之罪也,三事不立之过也。
三事立,为治之地既成,赂之则为汉文帝,不赂则为唐太宗
赂与不赂,非吾为国治乱所在也;
治乱所在在乎其地之立与不立而已矣。
天下事因循而维持之,以至于不可举,犹曰是养之未至也。
乘舟中流,释其楫而听水之所之,旋于洄洑,格于洲浦以为固然也,其为无具亦已甚矣!
以今之时,天子仁恕士大夫好善天下风俗不至于朋党乱正、诬罔君子也,世之清议凛然在矣。
公卿之欲有为以济斯世,谁有言者
而曰吾有所待。
是徒空言,非事实也。
故为之说曰: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惟有私者,不可以果敢
果于一,不果于二,天下以为言。
不果不可以强力,力虽强而辄为多疑之所败。
天下之人惟能为是三者,则足以排天下之坚强,而纳之于柔懦
天下怨怒,而投之于不敢
不能为是三者,则足以天下贤才,而卒之以不能有所建。
是故无私果敢果敢强力以是三者治天下之三不立,以立为治之地。
为治之地既立然后其所以施之,天下无所不可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