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祐会计录叙(此本有六篇,时与人分撰,后又不果用。)1089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栾城后集》卷一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八、《宋朝事实》卷一五、《群书考索》后集卷六三、《文献通考·国用考》卷二四、《八代文钞》第三○册、《古文渊鉴》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二五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汉祖入关萧何收秦图籍周知四方盈虚强弱之实,汉祖赖之以并天下
丙吉为相,匈奴入云中、代郡使东曹考案边琐,条其兵食有无,与将吏之才否,逡巡进对指挥遂定
由此观之,古之人所以运筹帷幄之中,制胜千里之外者,图籍之功也。
盖事之在官,必见于书,其始无不具者,独患多而易忘,久而易灭,数十之后,人亡而书散,其不可考者多矣。
唐李吉甫簿录元和国计并包巨细无所不具
国朝三司使丁谓等因之,为景德皇祐治平熙宁四书网罗一时出内之计,首尾八十馀年,本末相授有司得以居今而知昔,参酌同异,因时施宜,此前人作书本意也。
以不佞,待罪地官上承元丰之馀业,亲睹二圣新政时事变易财赋登耗,可得而言也。
谨按艺祖皇帝创业之始,海内分裂租赋之入不能今世
然而宗室尚鲜,诸王不过数人。
仕者寡少,自朝廷郡县不能备官
士卒精练,常以少克众
用此三者,故能奋于不足之中,而绰然常若有馀。
及其列国款附琛贡相属于道,府库充塞,创景福内库以畜金币,为殄虏之策。
太宗因之,克平太原
真宗继之,怀服契丹
二患既弭,天下安乐,日登富庶,故咸平景德之间号称太平
群臣称颂功德不知所以之者
于是请封泰山,祀汾阴,礼亳社属车所至,费以钜万
而上昭应、集禧、景灵之功,相继而起,累世之积,糜耗多矣。
其后昭应之灾,臣下复以营缮为言大臣力争,章献感悟沛然与天休息
仁宗仁圣清心省事,以幸天下然而民物蕃庶,未复其旧。
窃发,边久无备,遂命益兵应敌急征养兵
间出内藏之积以求纾民,而四方骚然,民不安其居矣。
其后西戎既平,而已益之兵遂不复汰,加以宗子蕃衍充牣宫邸官吏冗积,员溢于位。
财之不赡,为日久矣
英宗嗣位慨然有救弊之意,群臣竦观,几见日新之政,而大业未遂
神考嗣世,忿流弊委积,闵财力伤耗览政之初,为强兵富国之计。
有司奉承违失本旨
始为青苗、助役,以病农民
为市易、盐铁,以困商贾
利孔百出不专三司
于是经入竭于上,民力屈于下。
以南交趾西讨拓跋用兵之费,一日千金
内帑别藏,时有以助之,而国亦惫矣!
二圣临御,方恭默无为,求民之疾苦而疗之。
令之不便无不释去,民亦少休矣。
西夏不宾水旱继作,凡国之用度大率多于前世
当此之时,而不思所以济之,岂不殆哉?
历观前世持盈守成,艰于创业之君。
盖盈之必溢,而成之必毁,物理之至,有不可逃者。
盈成之间,非有德者不安,非有法者不久
昔秦、隋之盛,非无法也,内建百官外列郡县至于汉、唐因而行之,卒不能改,然皆二世而亡,何者
无德以为安也
汉文帝恭俭寡欲专务德化民,民富而国治,后世莫及
然身没之后七国作难几于乱亡
晋武帝削平吴、蜀任贤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风。
然而亡不旋踵子弟内叛羌胡外乱,遂以失国
二帝者,皆无法以为久也
二圣之治,安而静,仁而恕,德积于世。
秦、隋之忧,臣无所措心矣。
然而空匮之极,法度不立,虽无汉、晋强敌国之患,而数年之后国用旷竭,臣恐未可安枕而卧也。
故臣愿得终言之。
计会之实,取元丰之八年,而其为别有五:一曰收支,二曰民赋,三曰课入,四曰储运,五曰经费
五者既具,然后著之以见在,列之以通表,而天下大计可以画地而谈也。
若夫内藏右曹之积与天封桩之实,非昔三司所领,则不会计,将著之他书,以备览观焉。
臣谨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