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僖祖宜为始祖庙议熙宁五年十一月 北宋 · 张璪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
自古受命之王,既以功德飨有天下,皆推其本统尊事其祖。
商、周以契、稷为始祖者,以其皆承契、稷之本统故也。
使契、稷自有本统其后,而文王为别之后,则自当祖其别子不复以契、稷为祖矣。
所以祖契、稷者,非以有功封国重轻也。
诸儒适见契、稷有功唐虞之际,故以谓祖有功
若祖必有功,则非有功者莫如鲧,而夏后氏何以郊鲧乎?
太祖受命之初,立亲庙僖祖始,僖祖以上世次不可得而知,然则僖祖之为始祖无疑矣。
以谓僖祖不当比契、稷为始祖,是使天下之人不复尊祖,而子孙得以有功加其祖考也。
况于毁其庙、迁其主,而下祔于子孙之室,此岂所以祖宗尊祖之意哉?
《传》曰:「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太祖」。
今迁僖祖之主而藏于太祖之室,则是僖祖顺祖翼祖宣祖袷祭之时,皆降合食也。
情文不顺,无甚于此
诗》序生民》曰:「尊祖也。
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配天焉」。
盖言尊祖,而不言有功
言文、武之功,而不言后稷之功。
则知推后稷配天者,非以尊有功也。
秦汉以来典章残阙祖宗庙祧,始失先王所以尊祖之意,诸儒异论无所据考。
臣等考之经传,质之人情,谓宜以僖祖之庙为始祖之庙,则合于先王礼意无所悖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