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养生(上张安道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年留意养生
读书延问方士多矣,其法百数,择其简易行者间或为之,辄有奇验。
今此闲放益究其妙,乃知神仙长生虚语尔。
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馀日,功用不可量。
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久欲献之左右,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
然可道其大略
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其诀如左:每夜以子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披衣(只床上拥被坐亦可。),面东或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母指握第三指,或第四指握母指,两手腰腹间也。)闭息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净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当更求五藏图,常挂壁上,使心中熟识五藏六腑形状。)
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
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不得耳闻。)
出入匀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津液(若有鼻涕,亦须漱炼,不嫌其咸,漱炼良久自然甘美,此是真气不可弃之。),未得咽下
前法
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
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
须用精猛,令津与气谷谷有声径入丹田
依前法为之。
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
然后左右手热摩两脚(此涌泉上彻顶门气诀之妙。),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徐徐摩之,微汗出,不妨不可喘促。),次以两手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
仍按捏鼻左右五七下,梳头百馀梳而卧,熟寝至明
右其法至简近,唯在常久不废,即有深功
且试行一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久之不已,去仙不远
但当习闭息,使渐能迟久
脉候之,五至一息
近来闭得渐久,每一闭百二十至而开,盖已闭得二十馀息也。
不可强闭多时使气错乱,或奔突而出,反为害
慎之!
慎之!
又须常节晚食,令腹中宽虚,气得回转
昼日无事,亦时时闭目内观,漱炼津液咽之,摩熨耳目,以助真气
清净专一,即易见功矣。
神仙至术,有不可学者
忿躁二阴险,三贪欲
雅量清德,无此三疾切谓可学。
故献其区区笃信力行他日相见复陈其妙者焉。
文书口诀,多枝词隐语,卒不见下手门路
直指精要可谓至言不烦长生根本也。
幸深加宝秘,勿使浅妄窥见,以泄至道(《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右引「鼻」后有「不令气出也」五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