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杭州度牒西湖1090年4月2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记纂渊海》卷七、《淳祐临安志》卷一○、《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七、《方舆胜览》卷一、《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一六六、《西湖游览志》卷一、万历《杭州府志》卷二二、《吴中水利通志》卷一三、雍正《西湖志》卷一、二四、乾隆《浙江通志》卷五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五年四月二十九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闻天所在陂湖河渠之利,废兴成毁,皆若有数
圣人在上,则兴利除害易成而难废。
西汉之末,翟方进丞相,始决坏汝南鸿隙陂父老怨之,歌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反乎覆,陂当复。
谁言者?
两黄鹄」。
民心之所欲,而托之天,以为有神告我也。
孙皓时吴郡上言临平湖汉末草秽壅塞,今忽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开天下平,以为己瑞,已而晋武帝平吴
由此观之,陂湖河渠之类,久废复开,事关兴运。
天道难知,而民心所欲,天必从之。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唐长庆中白居易刺史
是时西湖溉田千馀顷。
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
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合,盖十二三耳。
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
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臣愚无知,窃谓西湖不可废者五。
天禧中,故相王钦若始奏以西湖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祈福
自是以来,每岁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放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稽首,仰祝千万岁寿。
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
西湖不可废者,一也。
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
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耗散
西湖不可废者,二也。
白居易作《西湖石函记》云:「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顷;
一伏时,可溉五十顷。
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岁」。
今虽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赀
西湖不可废者,三也。
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湖水
湖水不足,则必取足江潮
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
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馀万功开浚,而河行市井中盖十馀里,吏卒搔扰泥水狼藉,为居民莫大之患。
西湖不可废者,四也。
天下酒税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馀万缗。
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水不应沟,则当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十万功。
西湖不可废者,五也。
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西湖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废之忧,岂得茍安岁月不任其责。
已差打量湖上葑田,计二十五万馀丈,度用夫二十馀万功。
近者伏蒙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以本路饥馑,特宽转运司上供额斛五十馀万石出粜常平米亦数十万石,约敕诸路,不取五谷力胜税钱东南之民,所活不可胜计
今又特赐本路度牒三百,而杭独得百道
臣谨以圣意增价召人入中,米减价出粜以济饥民,而增减耗折之馀,尚得钱米约共一万馀贯石。
臣辄以此钱米募民开湖,度可得十万功。
今月二十八日兴功农民父老纵观太息以谓二圣既捐利与民,活此一方,而又以其馀弃,兴久废无穷之利,使数千人得食其力以度此凶岁,盖有泣下者
臣伏民情如此,而钱米有限,所募未广,合之地,尚存大半,若来者不嗣,则前功复弃,深可痛惜
若更得度百道,则一举募民除去净尽不复遗患矣。
伏望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少赐详览,察臣所论西湖不可废之状,利害卓然特出圣断,别赐臣度牒五十道,仍敕转运提刑司,于前来所赐诸州度牒二百道内,契勘赈济支用不尽者,更拨五十道价钱与臣,通成一百道。
使臣尽力毕志,半年之间,目见西湖复唐之旧,环三十里,际山为岸,则农民父老,与羽毛鳞介,同泳圣泽无有穷已
不胜大愿,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目下浙中梅雨浮动,易为除去
及六七月,大雨时行,利以杀草,芟夷蕴崇,使不复滋蔓
又浙中农民皆言八月根,则死不复生
伏乞圣慈早赐开允及此良时兴工不胜幸甚
〔又贴黄本州去年至今开浚运河,引西湖水灌其中今来开除葑田逐一利害,臣不敢一一烦渎天听,别具状三省去讫
按:郎本卷三四题作《乞开西湖状》,《七集·奏议集》卷七作《乞开杭州西湖状》。《永乐大典》作《奏乞开西湖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