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1089年4月1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四、《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三、《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四年四月十七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新知杭州苏轼劄子奏:臣近以臂疾,坚乞一郡,已蒙圣恩差知杭州
臣初不知其他,但谓朝廷哀怜衰疾,许从私便
及出朝参,乃闻班列纷然,皆言近日台官论奏罪状甚多,而陛下曲庇小臣不肯降出,故许臣外补
臣本畏满盈力求閒退,既获所欲,岂更区区自辩,但窃不平
数年以来,亲见陛下至公无私治天下,今乃以臣之故,使人上议圣明以谓抑塞台官私庇近侍,其于君父,所损不小
此臣之所以不得不辩也。
平生愚拙罪戾固多,至于非义之事,自保必无。
只因任中书舍人日,行吕惠卿告词极数凶慝,而弟辙为谏官深论蔡确奸回
惠卿之党,布列中外,共雠疾臣。
近日复因臣言郓州教授周穜,以小臣而为大奸,故党人共出死力,搆造言语无所不至
使臣诚有之,则朝廷何惜窜逐,以示至公
若其无之,臣亦安能皎然之身,而受此暧昧之谤也?
人主之职,在于毁誉,辨邪正
毁誉既难察,邪正不易辨,惟有坦然虚心而听其言,显然公行而考其实,则真妄自见谗构不行
阴受其言,不考其实献言者既不蒙听用,而被谤者亦不为辩明,则小人习知其然,利在阴中浸润肤受日进日深,则公卿百官谁敢自保,惧者甚众,岂惟小臣
此又臣非独一身而言也。
伏望圣慈尽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令尽理根治依法施行
贵天下晓知臣有罪无罪,自有正法不是陛下屈法庇臣,则臣虽死无所恨矣。
夫君子之所重者,名节也
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杀不可辱」之语。
爵位利禄,盖古者有志之士所谓鸿毛弊屣也。
人臣知此轻重然后可与事君父,言忠孝矣。
陛下不肯降出台官章疏不过为爱惜臣子,恐其万一实有此事,不免降黜
不念臣元无一事,空受诬蔑圣明在上,瘖呜无告,重坏臣爵位,而轻坏臣名节,臣切痛之。
意切言尽伏候诛殛
取进止
贴黄〕臣所闻台官论臣罪状,亦未知虚,实但以议及圣明,故不得不辩。
台官元无此疏,则臣妄言之罪,亦乞施行
〔又贴黄〕臣今方远去阙庭欲望圣慈察臣孤立今后有言罪状者,必乞付外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