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给田募役108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文献通考》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七、《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一四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丰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礼部郎中苏轼状奏:臣窃见先帝行役法,取宽剩钱不得二分,以备灾伤,而有司奉行过当通计天下乃及十四五。
然行之几十六七年,常积而不用,至三千馀万贯石。
先帝圣意固自有在,而愚民无知,因谓朝廷以免役为名,实欲重歛,斯言流闻不可以天下后世
臣谓此钱本民力理当还为民用
不幸先帝升遐圣意所欲行者,民不知也。
徒见其积,未见其散。
乃今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所当追探其意,还于役法中散之,以塞愚民无知之词,以兴长无穷之利。
臣伏熙宁中尝行给田募役法,其法亦系官田(如退摊户绝纳之类。),及用宽剩钱民田,以募役人大略边郡弓箭手
臣知密州,亲行其法,先募弓手,民甚便之。
曾未半年,此法复罢。
臣闻之道路,本出先帝圣意,而左右大臣意在速成,且利宽剩钱以为它用,故更相驳难,遂不果行
臣谓此法行之,盖有五利
朝廷依旧免役法,则每募一名省得一名雇钱,因积所省,益买益募,要之数年,雇钱无几,则役钱可以大减。
若行差役法,则每募一名省得一名色役色役既减,农民自宽,其利一也。
应募之民,正与弓箭手无异举家衣食,出于官田平时犯法缓急逃亡,其利二也。
今者谷贱伤农农民卖田,常若不售,若官与买,则田谷皆重,农可小纾,其利三也。
钱积于官,常苦币重,若散以买田,则货币稍均,其利四也。
此法既行,民享其利,追悟先帝所以宽剩钱者,凡以为我用耳,疑谤消释恩德显白,其利五也。
独有二弊,贪吏狡胥,与民为奸,以瘠薄田中官,雇一浮浪人暂出应役一年半岁,即弃而走,此一弊也。
愚民寡虑,见利忘患,闻官中买田募役,即争以田中官,以身充役,业不离主,既初无所失,而骤得官钱,必争为之,充役之役,永无休歇,患及子孙,此二弊也。
但当设法以防二弊,而先帝之法,决不可废。
今日既欲尽罢宽剩钱将来无继,而系官田地数目不多见在宽剩钱虽有三千万贯石,而兵兴以来借支几半,臣今擘画,欲于内帑钱帛中,支还兵以来所借钱斛,复完三千万贯石,止于河北、河东陕西被边三路,行给田募役法,使五七年间役减太半农民完富,以备缓急,此无穷之利也。
弓箭手甲马者,给田二顷半,以躯命偿官,且犹可募,则其馀色役召募不难
臣谓良田二顷,可募一弓手,一顷可募一散从官,则三千万贯石可以足用
谨具合行事件画一如左。
一、给募役,更不出租
依旧两税,免支移折变
一、今来虽以一顷二顷为率,若所在不甚良,即临时相度添展亩数,召募得行
役人所获稍优,则其法坚久不坏。
一、今若立法,便令三路官吏推行,若无赏罚,则官吏不任其责,缪悠灭裂有名无实
若有赏罚,则官吏有所趋避,或抑勒买田,或召募浮浪,或多买瘠薄,或取办一时不顾后患
臣今擘画,欲选才朴厚知州三人,令自辟属县令,每路一州先次推行令一年中略成伦理一州既成伦理一路便可推行,仍委转运提刑常切提举若不推行,或推行乖方朝廷觉察重赐行遣
一、应役人大抵多是州县百姓,所买官田去州县太远,即久远难以召募
欲乞所买田,并限去州若干里,去县若干里。
一、出告示百姓
卖田如系所限去州县数内仍及所定顷亩(或两户及三户相近共及所定顷亩数目亦可。),即须先申官令佐,亲自相验委是良田,方得收买
官价低小,即听卖与其人户不得抑勒
如买,致久远召募不行,即官吏并科违制故失定断,仍不以去官赦降原减。
一、预先具给田顷亩数,出榜召人投名应役
第二等已上人户,许充弓手,仍依旧拣选人材
第三以上,许充散从官
以下色役,更不用保。
如第等不及,即召第一等一户,或第二等两户委保。
如充役七年逃亡,即勒元委保人承佃充役。
一、每买到田,未得交钱,先召投名人承佃充役,方得支钱,仍不得抑勒
一、卖入官须得交业与应募人,不许户内人丁承佃充役。
一、募役老病走死或犯徒以上罪,即须先勒本户人丁充役,如无丁,方别召募
一、应募人交业承佃后,给假半年,令葺理田业
一、退户绝没纳等,系官田地今后不许出卖,更不限去州县里数,仍以肥瘠高下品定顷亩召募得行
一、系官田若是人户见佃者,先问见佃人
如无可以应募,或自不愿充役者,方得别行召募
右所陈五利二弊,及合行事件一十二条,伏乞朝廷详议施行
然议者必有二说,一谓召募不行,二谓欲留宽剩钱斛以备它用。
臣请有以应之。
富民之家以三二十亩田中分其利,役属佃户有同仆隶
今官以两顷一顷良田,有税无租,而人不应募岂有此理
弓箭手已有成法无可疑者。
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
今付有司逐旋支费,终不能卓然立一大事,建无穷之利,如火铄薪,日减日亡。
若用买田募役譬如私家金银田产乃是长久万全之策
深愿朝廷及此未散,立此一事,数年之后,钱尽而事不立,深可痛惜
臣闻孝子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武王、周公所见称万世者,徒以能行文王之志也。
苏绰为魏立征税之法,号为烦重已而叹曰:「此犹张弓也,后之君子,谁能解之」?
子威侍侧,闻之,慨然以为己任
及威事隋文帝,为民部尚书,奏减赋役,如之言,天下便之。
为人臣,尚能成父之志,今给田募役,真先帝本意陛下优为武王周公之事,而况苏威区区人臣之孝,何足道哉
先帝之遇,保全之恩,又蒙陛下非次拔擢思慕感涕不知所报,冒昧进计
伏惟哀怜裁幸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六。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一(第六第五○二○页)、食货六五之二七(第七册第六一七○页)。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