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考正历朝之祀奏元祐元年 北宋 · 颜复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三、《宋名臣奏议》卷九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六、《宋史》卷三四七《颜复传》
臣闻礼或失中,宁过于厚,过厚之积,不可致远
国之大事,无若于礼。
礼者,谓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有其废之莫敢举也。
言固厚矣,然皆本先立法而后言。
三代之时,不无不正可疑之祀,由圣人裁之以义,是者存之,否者去之,为天下不刊通法
虽有高才强辩,莫能举废也。
近世拘儒不考本义,操宁厚之疑论,谓历代之祀有出于秦灭学之馀,时君迫取俚儒无根之说者,有原于纬候妖妄之书者,有由诸儒解经一时臆见穿凿傅会者,有取传记非圣杂书者,有本方士术家禬禳阴阳拘忌术者
既谓莫敢废之,与常祀共行,则民疑致力,祝多愧辞有司奔走不胜媟烦,学者观之,莫原其礼。
虽齐明盛服,思度如在嘉玉吉币,丰牲洁粢,至神不荣矣。
国家袭唐之旧,有加无损
皇帝陛下寅畏三灵勤毖群祀太皇太后陛下德格神,万方伊嘏
历朝之弊未深讲明,此达礼夙夜惓惓盛时也。
伏乞降诏礼官,考经为正,凡于谶纬及诸儒曲学前古污朝茍制,诸子疑礼,道士醮祈,术家厌胜一切删去然后大小群祀皆合圣人之制,行之无渎慢之嫌,奉者免继倦之色。
潢污可荐黍稷惟馨,上帝居歆百神享止,三时不害景福来同,矧礼成备之世。
是以臣愚冒昧喁喁有望陛下也。
陛下留神,则臣与达礼之士不胜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