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舜民言职第七元祐二年五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五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
臣近屡论朝廷不当假借大臣罢斥御史
命令失当公议不平,玷陛下至仁求言之明,损国家大公驭下之制,非所全养忠劲之气,感励敬顺之心也。
陛下未即垂听,而至恩优容面命相臣布宣慈旨
臣等迫于公议,愿以至公之道上广圣意,下厌人望不敢奉诏复再上章矣。
伏望陛下勿以既下之命为难改,勿以已宣之旨为难回,唯强其刚明之德,从谏转圜之易也。
臣闻唐宣宗将幸华清宫,已命治道两省官拜极谏宣宗宰相曰:「卿勉谕谏官,勿更论列」。
宰臣奉旨,召两省官宣谕
俄而谏章再入宣宗宰臣曰:「谏官疏极恳切,朕决不为游华清之行矣,卿宜说我此意」。
宣宗唐室英明之主也。
行幸一时娱乐之事也。
谏臣犹且恳切进言之,初未能回听,既宰相宣谕谏臣进言不已宣宗幡然感悟,遂辍其行,又宰臣告以听纳之意,是能自屈至尊,欣纳直谏,真得人君之道矣。
故终获忠贤之助,而太中之政,号为中兴
声明辉映前代至今流为美谈
恭惟陛下聪明远过唐宗之德,朝廷纲纪法度不比华清之事,臣辈区区陈诚,意皆激切,尝蒙圣恩曲赐宣谕
臣祗知尊君卑臣,为万世之计,不知畏附权强便不论列
陛下喜忠纳谏上法仁祖言事之臣,得尽诚节
更觊留神省察,主张必行,追还成命,以解群言,遂使朝廷益见清明之象,天下驯致安静之理。
明德日跻可以隆尧舜矣,虽宣宗贤主何足陛下道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