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华山摧奏元祐元年十二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三、《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
臣窃闻华州奏,郑县界小敷谷山摧损覆居民者。
臣按《春秋传》曰「国主山川」,故山川之变,圣人以为至戒而深惧。
然变之来也,或考之人事相符,或稽诸君德而不类要之皆有天意,顾世主所以应天意者何如耳。
应之得其道,则转祸而为福,失其道则反安而为危。
《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此人事相符之变也。
幽王不以为恤,故诗人哀之,曰「胡憯莫惩」。
《书》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此君不类之变也。
帝尧以为戒,故命禹之辞曰「洚水儆予」。
窃伏陛下即位以来尊用耆哲登崇隽良
天下之善常若不及革天下之弊惟恐不至
百姓之心为心,抚而念之,不啻父母之于赤子也。
四海内外物情人意和乐舒徐,巍乎太平之象矣,宜乎美祥嘉瑞交至而迭应。
今反山摧之异者,何也?
见天心之仁爱陛下欲以笃佑圣治日新又新,以盛无疆之休,故于未然,深示警告
陛下仰思天心而内自励,曰:予临兆民,固懔懔无不惧矣,岂尚有言动之际忽而不恭者乎?
公言直道固无而上下交矣,岂尚有诐辞邪说反易是非汩吾之明者乎?
正人君子并进朝廷清矣,岂尚有不肖浑淆其间,乱吾之真者乎?
天下固安矣,岂尚有宿蠹深弊,远而难烛,隐而不知,或欲改而复存,或已除而又作,动人忧者乎?
四疆固静矣,岂尚有惜虚名甘实毙,以养后患,未为至计者乎?
爵赏不为不谨也,姑息以害公,僭差而紊正者,一能绝欤?
刑赏不为不平也,当罪而纵,宜直而枉者,有不察欤?
政令不为不明也,烦而寡要,轻出而易反,以惑民之听者,审于思欤?
力役不为不省也,用而不切,偏而弗均者,究之至欤?
郡邑之治不为不饬也,任非其人,遏王泽不流,病吾民者,知之尽欤?
仰愿陛下因天之戒,凡此类者,益加意焉。
臣愚不胜惓惓
昔梁山崩晋侯传召伯宗伯宗重人言告晋侯从之以自责,《春秋》贤之。
晋侯列国之君,而梁山一国之望耳。
其变也,犹能亟召贤者而谋之。
陛下天下之大,华山五岳之崇乎?
可不畏天之威,思所以应其变也?
伏惟陛下鉴周之失,体尧之言,采晋之善,博资贤人之谋,修饬政事,以答天戒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贴黄臣伏华山西方之镇,国家倚之以安静者也。
今而崩摧,必有天意,愿陛下深加省惧,不以为忽,天下幸甚
贴黄〕愿陛下即以自儆,又以诏大臣,使交修政事,以应天变,则尽善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