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用先帝北郊罢去合祭之礼奏绍圣元年五月十八日 北宋 · 盛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九、《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一(第一册第四五○页)
今略具元丰以来及元祐臣僚论议本末
元丰元年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奏,本朝亲祀上帝,即设皇地祇位,虽尽其恭事之诚,而稽之典礼,有所未合
送本所详定,合更改礼文闻奏
陈襄议:既罢合祭,则南北二郊自当别祀。
请每遇亲祠之岁,先以夏日祭地祇于方丘然后冬日至祀昊天圜丘
李清臣议:常岁有司摄事南郊,亦不合祭
合祭之意,止缘亲祠,欲遍及尔。
乞每遇亲郊,宿太庙以告,宿北郊以祭,宿南郊以祀。
王存议:备物而后动,不可以不相天时
历代祀天地之月,率皆不同
间有事于北郊,用孟冬纯阴用事之月,理无不可
陆佃议:郊后必有望祭,请冬至亲祠,因即圜丘之北,别祠地祇
张璪议:谓宜即郊祀之岁,于夏至之日盛礼容,具乐舞,遣冢宰摄事
陈荐议:夏至方丘之祀,于今决不躬行
虽然大备礼乐上公摄事,则恐此议亦未能与古合也。
天子事天,母事地,既亲礼天神,而不亲地祇,质之情文深恐于义未安。
乞且循用旧制
曾肇议:国朝以来三岁一见天地祖宗未尝废阙
今冬至若罢合祭,而夏至又以有司摄事则不有亲祭地祇之时。
事天躬行,于事地则遣官以往,其于父天母地之义,若有隆杀
亲祀南郊之岁,以夏至日备礼躬欸北郊,以存事地之义。
顾临等议:恐北郊之礼未及亲行,徒崇空文则天子长无亲事地之礼,请合祭,如祖宗故事
孔武仲等议:乞检会王存奏议,以孟冬北郊,行亲祠之礼。
杜纯议:遇北郊上公摄事,请于后苑中设望祠位,举权火望拜
臣等以谓宜用先帝北郊仪,以时躬行罢去合祭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