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鲍若雨书并答问1102年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河南程氏文集》卷九、《程子年谱》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咨。
诸君处,常问知动止
忽领惠书,审已安康,其慰可知
如常不烦见念。
示及所疑,百忙中谢君告行不暇周悉,略奉答,思之可也
袢暑,千百善爱。
五月十日鲍君秀才
疑难六,谨写拜呈,伏乞详赐指谕。
若雨拜覆
佛氏轮回之说,凡为善者死,则复生为善人,为恶者死,则变而为禽兽之类。
虽无此实应,窃恐有此理。
何则
凡禀冲气以生者,未始不同
圣人先得人之所同者而践履之,故能保全太和
至死,其气冥会中和之所,造化之中,自然复生为人之理。
愚者平居作恶,而冲气已丧。
至死,其气则会于缪戾之所,造化之中,自然有为禽兽之理。
故曰恐有此理也。
夫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知生则知死矣,能原始则能要终矣。
《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又曰:「神妙万物为言」。
观此,则佛氏所谓鬼神者妄矣。
然「祖考来格」,「敬鬼神而远之」之说,则似乎佛氏所谓
意者气类感应处,便是来格,但当致诚不当亵近,近得却有也。
不知此说如何
潜心久当自明
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閒」。
尝谓凡人气量窄狭,只为私心隔断
茍以直养而无害,则无私心,茍无私心,则志气自然广大充塞天地之閒。
气象可以意会而莫能状者,此所谓难言也。
或谓塞于天地之閒,只是到处去得,此言似无气味
如是涵养
正子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云云。)」?
观此一篇都无圣人气象
或谓正子从子敖,有激而云,不得不然。
无疑,真孟子之言。
「今之成人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此言是子路说耶?
孔子说耶?
仲尼言。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谓不孝何如
说者谓陷父于不义,与家贫亲老,不求禄仕,窃恐不然
何以不然
所谓禄仕,凡所以养皆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