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朱长文1082年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河南程氏文集》卷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皇朝文鉴》卷一一九、《二程子抄释》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相去之远,未知何日复为会合人事固难前期也。
中前奉书,以足下心虚气损,奉劝勿多作诗文
而见答之辞,乃曰:「为学上能古先陈迹,综群言是非,欲其心通默识之,固未能也」。
又曰:「使后人见之,犹庶几曰不忘乎善也。
茍不如是,诚惧没而无闻焉。
为学之末,宜兄见责也。
使吾日闻夫子之道而忘乎此,岂不善哉(恐不记书中之言,故却录去。)」?
此疑未得为至当之言也。
某于朋友閒,其问不切者,未尝敢语也。
足下处疾,罕与人接,渴闻议论之益,故因此可论,而为吾弟尽其说,庶几小补也。
向之云无多为文与诗者,非止为伤心气也,直以不当轻作尔。
圣贤之言,不得已也。
盖有是言,则是理明;
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
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
圣人之言,虽欲已,得乎?
然其包涵天下之理,亦甚约也。
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为先,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
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阙,乃无用赘言也。
不止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失正,反害于道必矣。
诗之盛莫如唐,唐人论文莫如韩愈
之所称,独高李、杜
二子之诗,存者千篇,皆吾弟所见也,可考而知矣。
足下所作皆合于道,足以辅翼圣人,为教于后,乃圣贤事业何得为学之末乎,某何敢以此奉责?
又言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
能为合道之文者,知道者也。
在知道者所以为文之心,乃非区区惧其无闻于后,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而已
此乃世人私心也。
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没身无善可称云尔非谓无名也。
名者可以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汲
云「上能探古先陈迹,综群言是非,欲其心通默识,固未能也」。
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
揆之以道则是了然不待精思而后见也。
学者以道为本。
不通乎道,而较古人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
临纸遽书,不复思绎,故言无次序,多注改,勿讶。
辞过烦矣,理或未安,却请示下,足以代面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