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筵第一劄子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一、《河南程氏文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三、《皇朝文鉴》卷五八、《古文集成》卷二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观自古人君守成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王。成王之所以成德,由周公之辅养。昔者周公辅成王,幼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故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士大夫家善教子弟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故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伏以皇帝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之资得于天禀,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所谓辅养之道,非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在涵养薰陶而已。大率一日之中,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自然气质变化,德器成就。欲乞朝廷慎选贤德之士,以侍劝讲。讲读既罢,常留二人直日,夜则一人直宿,以备访问。皇帝习读之暇,游息之閒,时于内殿召见,从容宴语。不独渐磨道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积久自然通达。比之常在深宫之中,为益岂不甚大?窃闻间日一开经筵,讲读数行,群官列侍,俨然而退,情意略不相接。如此而责辅养之功,不亦难乎?今主上冲幼,太皇太后慈爱,亦未敢便乞频出。但时见讲官,久则自然接熟。大抵与近习处久熟则生亵慢,与贤士大夫处久熟则生爱敬,此所以养成圣德,为宗社生灵之福。天下之事,无急于此。取进止。
〔贴黄〕臣窃料众人之意,必以为皇帝尚幼,未烦如此,此乃浅近之见。夫幼而习之,为功则易;发然后禁,礼经所非。古人所以自能食能言而教者,盖为此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