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莘任道赴扬学序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
人有长冠伟裾、气敦色舒、白而轻躯、伛而善趋者,岂士之谓耶?
曰:非也。
岂独以此而或者士以此耳。
有穷虔虔、徽挛纆牵、抓肌出精、磨灭日年、黏毛续丝、错会朱丹终年求其名能、一朝以之入官者,岂学之谓耶?
曰:非也。
岂独以此而或者学以此耳。
有行相差、坐肱相支、茍论其同、不论是非转圆而旋、恶方不然好恶出己、去就以焉者,岂友之谓耶?
曰:非也。
岂独是,而或者交以是耳。
敢问何谓也?
曰:始吾而先千百年,古人有为此者,吾不得而见之也。
始吾而先千百年,古人有恶此者,吾不得而见也,而吾得与稽焉。
昔之人尝有奇妇饰者矣,闻有荀子者非之曰:「是非士之道也」。
昔之人尝有雕虫篆刻者矣,闻有扬子者非之曰:「是非学之道也」。
昔之人尝有小人成群者矣,闻有诗人者愠之曰:「是非交之道也」。
或问恶乎宜?
曰:仁义是言也,仁义是行也。
恶乎宜?
曰:迁善远过
交恶乎宜?
曰:今人与居,古人与稽,好贤而进不能
然则从来
曰:源于经,流于人。
或问人,曰师也。
士之不相师也久矣
三代而降圣贤者久不作天下之弊,为日远矣。
一民之有不获如古,一事之有不宜于今者,皆学者所宜焦思苦心,以取古而副今。
于此时而如此士,学如此学,交如此交,而不知求所师,其为不仁大哉
国家庆历已来诏书屡以育材养士为志,而郡县立学,学益弟子员
锐精之士,野不减少而学不加多,或者聘师之道未广耶?
前日稍稍闻扬官有学议,既而起县主簿黄任道先生以主之。
令谓其人也,尝往贺之
任道语余曰:「教育非我所愿当也。
我将起州之信有道者与之俱,而河南建中粹翁者,乃人也」。
令闻之喜而忧之,退而思之曰:粹翁贤者也,岂特一州善士哉?
然投藏蔀隐者久矣,扬之士谁为知者
请诵其一端
昔令尝居扬矣,扬之士往往见之,而独粹翁闻而未尝见也。
尝徵于人,曰:「某宜佳士,舍曰不之识,则吾言为过矣」。
他日就见之,则色温而言厉,其为则大不与吾同。
凡心去就争者,久之未乐也。
既而决学之,进而视其礼、退而复其言者三年而后尽信之。
故令尝师处之,而粹翁许我则友也。
虽然尝试思之:先令而学于粹翁者,令尝问之矣,而未之闻也。
后令而学于粹翁者,令宜见之矣,而未之见也。
学者三年,犹不肯一就见之。
粹翁任道来,假有如令而从粹翁者,肯直三年待尽信耶?
使令之不自逢粹翁,则今日之学,前所谓学也;
今日之交,虽邻亦觌耶?
以我而计人,粹翁岂易知之?
此令之所以当喜而忧也。
令尝视任道之为,则甚哉多似吾粹翁也。
所为似之,则令之忧于人者同矣。
如其不然,则将见扬学之成也,师师而友友,坐者让先行者避后,居之家而祥,处之乡而直,登之朝廷而才,风而示天下,则环千里而慕以来呜呼盛哉
虽然,固在学者也。
于其行,为之歌曰(歌编在古诗中。 《广陵先生文集》卷一五。)
「吾不得而见也而」七字,原脱,据明钞本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