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毕文简神道碑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丞相文简毕公既以景德三年郑州管城马亭卢村之原,而隧道之碑未果立。
后八十馀年,公诸曾孙从周、仲达等,乃相与经治纪刻,而使仲游抵书叙其故,以铭见属。
某视公之时良已远,然考其事迹,有门生故吏之状,幽宫之铭,太常有议,国史有传,家有谱集,又杂见于他书传记,与夫章章士大夫者,类非一事参验可信,皆合不诬于是独掇大要而论次之
惟毕氏出于姬姓,周文王子高封国于毕,后以为氏。
后汉兖州别驾谌之五世孙曰众庆,为兖州中正
五世曰憬,仕许州刺史
二子,构为户部尚书谥景公
栩为酆王府司马
曾孙諴相懿宗
五世孙稹,为振武天德营田判官
积生宗昱,是为公曾王父,为代州云中
王父球,本州别驾
考乂琳,澶州观城
及公贵,褎赠云中而下三世,为太子太保太傅太师追封曾祖妣吴氏邓国祖妣史氏韩国,妣药氏代国,祝氏郑国,并太夫人
上世始居云中太师既终,祝夫人谓公曰:「学必求良师友」。
相与如宋,又如郑,得韩丕刘锡、杨璞,使公与游而卜居焉。
今为郑州人
公讳士安字仁叟,以学行名进士
乾德四年王晋公祜知贡举,第公甲科,辟邠宁幕府
开宝三年,为济州推官太祖皇帝召对廷授兖州管内观察推官
太平兴国初,改大理寺丞,领三门发运事。
吴越钱俶入朝,选知台州
既至,言:「钱氏图籍有司张侈赋数。
湖海新民得天命吏,宜有安辑
州县文书具在,愿一用旧籍,以示惠泽」。
诏从之。
明年,以治最太子右赞善大夫,徙饶州,改殿中丞
归朝监察御史
乾州以便亲,改监汝州稻田务。
雍熙中诸王出閤,召为左拾遗、冀王府记室参军
太宗皇帝延见劳问,迁尚书考功员外郎
端拱中,诏王府官各上所为文,帝问近臣曰:「文吾既知之,其行孰优」?
皆以公对。
帝喜曰:「是也」。
本官知制诰
淳化二年,召为翰林学士
大臣张洎言,帝曰:「视毕某,词艺践历不减,但履行在下」。
遂为学士
于时宋兴四十年,中外几平,文学政事言语侍从之臣辐辏朝廷至论德行,则常以公为称首
明年知贡举,转主客郎中,以疾请外,改谏议大夫、知颍州
真宗皇帝寿王开封也,召充府判官
皇太子,以兼右庶子,迁给事中
及帝践阼即日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严正称。
官府常从授庭职而补外任者,必遣至公所受戒饬
近臣怙势不法,强买民家定婚子者,公请对,白其横,夺还之。
而公亦以礼部侍郎罢府。
还为翰林学士兼秘书监
契丹入寇,公首疏五事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甚备,常多纳用
于是中书宰相,乃进公吏部侍郎参知政事
入谢曰:「未也,行且相」。
顿首辞谢
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
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谁其可」?
公复顿首谢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
驽朽,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
曰:「闻其刚使气」。
对曰:「方正慷慨大节忘身徇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
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边境患,正若所宜用也」。
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
阅月,拜公本平章事
寇公并命,而以公监修国史,位在上
既而契丹犯边北州皆警,二公合议请帝幸澶渊时景德元年九月也。
契丹统军顺国王挞览引兵分掠威虏顺安北平,侵保州,攻定武,数为官军所却,益东驻阳城淀,遂攻高阳,不得逞,转窥贝、冀、天雄,兵号二十万
帝坐便殿问策安出
公与寇公所以御备状,且言澶渊之行,当在仲冬
寇公谓当亟往不可缓
卒用公议
初,咸平六年云州观察使王继忠陷敌中,至是为敌人奏请议和
大臣莫敢如何其事,独公以为可信,乃赞帝当羁縻不绝,渐许其成。
帝谓:「契丹凶悍如此,恐不可保」。
公曰:「臣尝得降人,言今虽深入,屡挫不甚得志,阴欲引去而耻无名,且彼宁不畏乘虚覆其穴?
此请殆不妄,继忠之奏,臣请任之」。
帝喜,乃手诏继忠,许其请和
时已诏巡幸,而议者犹鬨鬨二三大臣有进金陵成都图者,公亟同寇公请对,力陈其故,坚定前计,帝乃幸澶渊
数十万,契丹大震,然猖狂乘众,犹掠德清,至澶渊北鄙,会官军伏弩发,射挞览死,众溃遁去。
曹利用使还,亦具得要领与其使者东之俱来讲和之计遂定
呜呼
朝廷惟无大事也,事一动利害其中而人蔽所见,甲曰如此,乙曰如彼。
是时,非沈几达识以定其是,真忠大器以任其决,一反乎为全躯妻子计,其成败之机,亦曰殆哉!
观景德之事,所以威灵抗于上,和好成于下者公本精于策画,排纷决疑,力引寇公故也。
初,帝严兵将行,太白昼见流星上台,北贯斗魁
言兵宜北,或言大臣应之。
公适卧疾移书寇公曰:「屡请舁疾从行,而手诏不许,今大计已定,惟在君勉之
某将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所愿也」。
已而少间,追至澶渊见于行在
及从还兵罢,乃按边要选良守将易置之:雄州李允则定州马知节镇州孙全照保州杨延昭
他所择用,各得其任。
塞上得境外牛马类者悉还之,以示信,遂通互市,除铁禁,招流亡,广储蓄
未几夏州赵德明款塞内附
二方既定中外略安。
时制法,次第施行
榷酤毋得增额,平反已决死罪录为劳,讼不干己者坐以重,至今不易
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以广取士
每对,必为帝言崇俭息民,近忠直,远谀佞,是为政要。
未几天下无事号为至治
公素羸多疾,岁中去位,章至七八,皆不许
二年十月十二日将朝,至崇政殿庐得疾,诏问络绎,帝不俟辇,步至公所,敕太医近侍护肩还第而薨,年六十八。
即日临奠,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废朝五日
制服发哀,以皇城使爱州刺史卫绍钦治葬,有司给卤簿大鸿胪持节护葬谥曰文简
公资端重,伟仪观,少以名节自厉,贯于夷险白首不易
平生一语过差
虽贵,奉养无异平素未尝殖产子孙计,故天下称其清。
而其亡也,帝谓寇公曰:「毕某君子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
晚年观书,所藏经史,字皆方寸,手自雠正
文章典雅,以古为法,集为三十卷
平生交游无党援,为王晋公吕公端引重王文正公寇莱公杨文公亿相友善。
王翰林禹偁陈彭年门人也。
公既引寇公同政,而寇公守正疾恶小人不便,日思所以之者
布衣宗古告其交通安王元杰寇公惶恐,莫知所自明
公力辨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寇公乃安。
禹偁济州白屋子,尝以事至公官舍阴识非常童,留之教以学。
诲育奖进学业日显,后遂登科进用在公前。
及公继知制诰,其命乃禹偁辞也。
公去潞州,州事连禹偁,亦谪黄州
公犹厚资其行,人称知人为有终始者。
王文正公为相,尝面奏曰:「陛下前称毕某清慎古人在位闻之感叹
仕至辅相,而四海田园居第,没未终丧,家用已屈。
今其妻有贷于臣家者,其清可见
真不负陛下所知
然使其家假贷为生,宜有以之者,窃谓当出上恩,非臣敢为私惠时也」。
帝闻叹息,赐白金五千两。
公娶骆氏,封陈国夫人
二子:曰世辰,公薨时为太子中舍终于卫尉卿
曰庆长,时为大理寺丞终于太府卿
九人从善光禄寺卿
从古,驾部郎中
从厚、从诲,检校水部员外郎
惠州博罗
从道殿中丞
从范山南西道节度推官
从益,太常寺太祝
并亡。
从周,今为朝散郎、知洋州
曾孙仲达而下若干人,官多至郎、大夫,入文馆省寺,或出为郡守使者,世以为盛。
公以雅望耆德被遇三圣出入禁省,庄靖慎密
及在大位,知贤能荐,谋虑国事,惟几惟深。
辅政虽才逾年,而克有勋烈中外乂安郡国丰登刑罚衰减
忠清之德,有始有卒天下至今称为名相
铭曰:
真宗允文考慎相臣
孰以德进,毕公其人。
帝曰毕公文考之锡。
尹正于京,予曰羽翼
束闱左右忠孝子迪。
景德之始,旄头腾芒,戎马空国,尘我北方
公来相予,赏罚纪纲
拜稽首,臣朽不胜
有大忠义,以茹斯征。
协于一德,引宫应商。
图上吴蜀,彼谁弗臧。
两公谔谔驾言观兵
六飞绝河,于桥之阳。
威既远加,乃锡之平。
帝还曰咨,釐我庶治。
材钜守方,审政张驰。
惠经中国底定四裔
公在相位,时无几何
有事有劳有成可歌。
逝也胡亟?
帝恸而嗟。
三师正令,禭赙有加。
溱洧之右,既葬既久。
立碑墓旁,龟趺螭首
铺张清风,以诏不朽
孰究孰营,公有孙曾
清白之祉,百世之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