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三论降诏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六、《忠肃集》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二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二、《右编》卷一八
臣近两具状奏,乞寝罢降诏指挥未知圣意赐与不赐省察
士大夫亿度风旨,转相传诵,不无非议
臣谓降诏本欲安人情,而诏令未下,事已宣露,反使人疑惑,则利害固已可见,甚非陛下镇静中外之意。
备员言路,此而不论,臣则有罪是以不避烦紊,愿毕其说。
谨按齐桓公管仲谋伐,谋未发而闻于国人国人曰:「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下窃意之也」。
朝廷之人不为则已,苟有所为,虽秘谋密计,人且意而知之。
陛下以修政事,清人物遂欲阔略细故含垢匿瑕,示天下宽大,诚大惠也。
但此意一定何患人之不知,若更施于行事一二,则中外谕意坦然洞达矣。
何必空言喋喋,过自分辨,急于取信无乃国家大体哉!
诏书大意不过以谓罪恶者已治,欲使其馀改行自新
恭惟先皇养育人材布满内外其中邪慝不能无之,今已行惩劝则是所以成就先帝之美,若必形于诏书,示荡涤之惠,使之自新,则似分别前日政事亏损治道,无大于此
然则人情安与不安乃在陛下立意行事其实何如耳,不在降诏
诏下之后事体窒碍,其害乃至如此
臣愿陛下深赐省照,特罢降诏,以全大体,臣不胜拳拳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