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降诏元祐元年六月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六、《忠肃集》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二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二、《右编》卷一八
臣闻朝廷欲降中外慰安人情传闻二三,臣不敢信。
傥果如此,臣实未谕。
伏见陛下即位以来修先朝政事,损益法令进退臣吏,大要专以安民四方晓知上指坦然明白矣。
至于怀私负衅贵近不赦,而忠信之言,虽小必录,此又人人皆能道之。
臣独不知国家尚安所疑,欲家至而户晓也。
若谓日者黜责一二臣僚,恐附离党与不无反侧故以诏书安之,臣谓人情无甚相远不从上令而从其意,动民以言,不若示之以行事自古而然。
朝廷果将吹毛洗垢搜抉宿过,则诏令随行,人亦不信
但令朝廷罚罪之意,出于公议,惟责大体不问其馀,则虽无所言,何患不知之。
近者朝廷法令方具功罪明白吏民安堵自如,正宜镇静无事何故生疑贰,猥欲以言语区区,过自分说,以胜士大夫之心?
臣恐中外有以陛下也。
前世汉、唐以来,因诛锄叛逆,或剋复僭伪危疑之始,虑有动摇,故亟下诏令慰抚未萌
升黜官吏何时无之何至张皇,自生不安之意?
臣窃以为过矣。
抑臣闻之,人才实难,自非大奸大猾怀邪怙终此外安有终身弃置之理?
古人以功赎过所谓使功不如使过,良以此尔。
前以罪退,后以功进,是乃国家所以天下者,见之一二,则中外不待言而信矣。
臣谓安反侧之计,无以尚此,何必空言哉!
伏望睿断,寝降诏之议,免四方疑惑,以幸天下
不胜惓惓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