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中行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
某答无悔足下:近辱示问传授之法,而且惑乎孟子韩子之言。
不肖何足以问哉!
足下𧦧𧦧以讽吟诗赋为技能,而力学好古,务通世人之所不及,故相与足下言也。
之传贤者行天下之公义也;
禹之传子者,明继嗣定法也。
公义行,故天下被其泽;
法明,故后世莫敢争。
是义与法,三圣人者同心异迹易地皆然也。
传嗣之法,古然矣。
史叙黄帝传其孙高阳高阳传其子帝喾帝喾传其子放勋,是为天下传其子丹朱,固前世定法耳。
丹朱不肖不肖子天下,而舜之圣著于时如之何不传哉!
之子不肖,其传于禹也亦然
之子启也,其贤虽不及舜、禹,而无丹朱、商均之恶,可以成法如之何前世定法,以求诸异姓哉
启之为子也,固无闻焉。
及其为君,见于书者独《甘誓》一篇
而益之事舜、禹,其功烈谋谟过于启远矣,然而舍益以及启,禹岂为不知人耶?
以太丁庸怯,成王幼冲,而伊尹之贤、周公之圣著矣。
汤武者宜为之事,然而不传者,重继嗣也。
噫!
圣人所以废其嗣者,不肖必若丹朱商均,恶必若者,然后可也
顾启也,太丁也,成王也,不若是恶与不肖,其可以遽废乎?
诸侯之有国者皆得继世象贤,以天子之尊而不得传其子乎?
不传其子而必世传诸贤,则天何其纷纷也!
今夫匹夫有家也,务求人之子以育之者不得已也。
不得已也者所以行天下之公义也。
孟子生商末世,痛天下之无君也,故极其事而论之,以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悉推诸天而言之。
其意以天之所与者为可传,盖有以微辞耳。
后援孔子之言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前之所陈是也
韩子曰:「传贤也,欲天下得其所也;
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
信斯言也。
不忧后世心,而禹岂不天下得其所哉
足下论之几矣,而未喻所以传嗣之法也,敢详言之。
如曰不然,更质诸明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