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修至圣文宣王庙记治平四年六月 北宋 · 蒲宗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一、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九
夫茫昧窈眇,浮于空虚,运于两间,充牣于万类而不息者,天地之气。
气有逆顺,然而其施于物也无厚薄。
光明盛大,横于古今,亘于日月,笼络于万世而不绝者,孔子之教。
教有兴废,然而其被于人也无远近。
气无厚薄,而百谷之生有不齐焉者,过在播殖之人,非气之异也。
教无远近,而四方之学有不同焉者,失在倡劝之人,非教之弊也。
枯原瘠野可使为礼壤,裔夷穷貊可使为中国,䎩锄之不勤,辟凿之不工,地虽美,求其茨之收,嬉戏孺子皆知其不可。
礼义之不修,忠信之不行,人虽材,求其圣贤之归,委巷小人皆知其不能。
告于人曰地不足殖,而不耕,是弃其地也;
告于人曰人不足治,而不教,是弃其人也。
弃地者将引而入于饥寒,弃人者将引而使为禽狄。
饥寒至,禽狄之性发,何所不有?
今四方学可谓至盛,而持其术者可谓不弃其人矣,然犹教化之所浃,风俗之所尚,与其讲磨养育之具独完于京师,浸渍于齐、鲁、闽、益,而盛大于吴越
惟夔为西南之陋,当天下学者翕然向劝之时,此邦之人尚不识书生。
庆历诏郡县立学,今龙图阁直学士庐江何公郯为郡别乘,始能用文章理道感悟其俗,于是人渐知读书。
逮十馀年方有进士,后又有以进士得科名者。
庐江公既去,历二十载,传至于今,秀民稍稍辈出,而为之倡者待其人,尚如枯埆硗塉而䎩锄辟凿之不复加,故穷岁月,更寒暑,终莫能丰乎所获。
治平三年兵部郎中吴兴陈公由三司判官出领本路转运使
入境之日,悒然伤孔子之教不大被于一方,乃下令风动诸郡,使其守长招辑学子,以德义错磨其人。
守长承命,虔不敢懈,各饬僚吏,以尸教诲。
夔州刺史长沙贾侯率先诸郡,整治序宇,完坏补缺,设为规程。
郡之人喜闻而乐从,日谋于其家,告于其父兄,奔走入学,惟恐后时,而不得群于其间。
既至,服勤诗书,出入以时。
又谋于其友,告于其子弟,率德励行,耻其身之不尊,名之不高,而孝父忠君之说不闻于耳。
日夜讲解,疲不知倦,四远之人执业而就学者交足在境。
学既盛,诸生孔子庳隘毁坠,阶不容立,堂不容处,奠献之际,设席无地,宿燎无所,又谋于其乡,告于其常所往来,而闻于郡曰:「污宫败室,安足为孔子之所居,而称吾陈公所以尊事圣人之意耶?
愿输财以新之」。
是年冬孔子之四十六世孙以尚书员外郎来为转运判官,乐陈公之不鄙摈其人,能均齐圣人之教,剔刮愚聩,不以远近为间,使皆识忠信、守仁义以自治也,欢然叶力,以终厥事。
又以其家之庙像及冕服之制,合颜渊而下衣冠之饰授于刺史贾侯。
明年二月,贾侯相址择吉,率其属日从事于庙廷,亲畀匠指,俾营俾构,官工私庸,杂作众治。
六月,庙乃成。
丰宇广厦,明敞廓大。
中严孔子之座,冕旒服章悉用本庙之制,而颜渊以下从燕居之仪,翼侍左右,并图周汉以来及唐之大儒二十馀人于壁间。
笾豆罍樽尽易去旧器,使就洁严。
诸生将考于新宫,又谋于其徒,告于其长,有请于学官曰:「始者入于学,惧无以承陈公之赐,故群趋而朋来。
既就讲肄,又恐无以谢陈公之教,故勤行而力修。
术业既专,所趣既明,又嗟无以充陈公尊德事圣之意,故率财以为庙。
今庙成而无传,诸生不任其责,责在学官学官当有以施其职也」。
宗孟曰:「然,是诚学官之所宜为」。
昔者鲁作泮宫,邦人是歌;
邺侯修庙,韩公有诗。
宗孟典领学事,实司文词,其初其卒,又皆与诸生游泳于其间,敢拜稽首,刻诗庙碑。
诗曰:
夔于西南,有国自昔。
人罕诗书,士罕逢掖。
谁为丰腴,独此硗塉。
简简陈公,初顾嗟戚。
曰人则然,其聩可剔。
教无远近,人自损益。
岂不在我,示以标的。
使之得途,安往不适。
下令诸郡,风动邦伯。
庶邦守长,虔命踧踖。
夔实右府,庠序先辟。
方疏渊源,灌溉枯脉。
旋不踰时,芃芃其稷,既获既耘,乃渐有获。
公日来观,骢马白额。
旂旐茷茷,紫绶纁舄。
温润其音,以勉其画。
杠梁其湍,以拯其溺。
与之酬揖,升降同席。
与之坐起,左右接膝。
匪弃伊教,咸乐亲炙。
四远承风,笈负坟籍。
争来于夔,奔走交迹。
人侈公惠,衎衎晨夕。
相视庙貌,毁坠颓窄。
曰吾圣人,是岂来宅。
辇财输金,愿就更革。
吉日辛卯,爰始斯役。
众工勤事,不待绳迫。
众版勤椓,其均历历。
檐阿斯翚,棱廉斯戟。
像貌有严,堂涂有赫。
是奠是享,神降无射。
公来在庙,礼容庄惕。
公来在泮,笑语悦怿。
克明克嘉,有警陋僻。
凡公之仁,浸渍洒涤。
孰为父兄,不舞公泽
邦人孔怀,惧或沦失。
学官宗孟,实任斯责。
作诗记始,以镂金石。
按:《全蜀艺文志》卷三六,嘉靖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