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职方郎中致仕刘公墓志铭(并序 嘉祐六年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一○
皇祐五年冬十二月尚书职方郎中刘公始致仕,既素爱吴中山水之佳,遂筑室以居,而置其家事不问,独月与吴中大夫贤者纵游酣饮往来虎丘洞庭之间。
从其游者,亦皆乐之不知倦。
如是十年,年八十一乃卒。
士大夫相吊以谓世之以老归者虽多,而类不能自放之乐;
使知之,又颇以衰病不可彊。
则如公者,乃无几人,是可贤也。
余家吴中,与公家有旧
当公之归,余方位于朝,不得从其游。
今公将葬,诸孤来乞铭,故余乐为之论次不辞
公讳某,字禹昌袁州临江人也。
少孤,知自立学问
进士天禧三年及第,为福州怀安杭州仁和主簿
徐奭、胡则等数人荐其材,擢为大理寺丞、知越州萧山县,迁殿中丞、知苏州长洲县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黄、汴催促纲运,赐五品服,都官员外郎通判杭州职方员外郎、知兴元军,屯田郎中、知温州都官职方郎中、知广德军
九居官,皆以治行闻。
公知于吏事盖天资也。
遇事,无险易烦简,必穷其根柢,尽其是非然后傅以法令
关键牢密,吏不能窥而为奸,故所居无不治
其守官,虽权贵有气不能夺。
长洲过客,或求发民以挽船,一人不与,郡至为移书,亦不听
杭州达官自任,不循以度,公一皆执正
守初不能平,后事有失而被按举乃始愧谢
所至必为民兴利除恶。
萧山,凿郑河数十里以便转输
兴元,治山道以省栈阁,葺三堰以灌汉中田
息民大费,而著以为后世利。
温州俗事妖神,坏化乱法,公捕诛首恶,而馀一不问,民更得自新
故公所居能怀其民,而其去也必见思
所谓循吏者,不过此矣。
为人乐易简直无内外之异,不汲汲于进取
使黄、汴河故事岁得奏计召见前此者多自陈其劳以受赏,公未尝一言及私。
元昊反时,诏近臣可以边事者,翰林学士苏绅以公应诏,公遽自请不就
人或劝之,公曰:「士当自用以所能,则官无旷矣。
兵,非吾事也,岂可茍利一身,而使公家有废哉」?
盖公之自任如此
用是难进,而所施止于一州岂不惜哉!
夫人高阳县纪氏,贤明而材。
公之归老,能优游不以家为忧者夫人是助。
先公一年卒。
二子:敦,前秀州军事推官
孜,前处州丽水县
四女:长适尚书屯田郎中执中
次适卫尉寺丞陈维孙;
次适雄州军事推官王谌,早卒;
次尚幼。
余闻刘氏世著姓,而临江诸刘历五代不显
皇考尚书工部员外郎讳某始仕于朝,主三司磨勘,善其官,而世以其官名之。
公又与其尚书主客郎中立之继有能名
主客之子敞、攽,又皆高材
敞,今翰林侍读学士,重于朝廷
三世天下闻人,盛矣!
然则刘氏未尝不显于世,独不遭其时耳,岂谓无其人哉!
公之葬,实以嘉祐六年某月某甲子,在某州某县某乡之原,夫人祔焉。
铭曰:
虎丘苍苍洞庭峨峨
昔公来游,宾从啸歌
洞庭寥寥虎丘翳翳
公来葬,行路悲涕
在山,有苑其城。
千秋安此,亦维平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