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设法以待有功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净德集》卷一七
古之圣人一姓之尊,而立四海之上,力至寡矣,而为之用者众;
势至危矣,而与之守者安。
子孙绵绵传祚享国,为世数十历年数百,天下可以渐坏而不可亡者,其虑深图远之意,岂不详且密乎!
创制立法之要,岂不广且大乎!
要其归,盖不私天下之利,而能与众人共享之尔。
封建之事所以起也。
《书》之所述,《礼》之所载,始终之际,可得而言焉。
虞舜之致治也,肇十有二州,置十有二牧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夏禹成功也,斥大九州,弼成五服中国界至于五千,其声教所及者,抑亦远矣。
历夏之衰,涉商之季,而九州境土则已隘于前古是以武王之初推列五等之爵,尚循商制之旧,分土惟三,盖以九州之地尚狭,而不足以容之故也。
洎乎成王周公,既致太平广大土壤,制为礼法,以成先王之意,设五等之封爵,制之高下,而阻其疆理广狭
是故公之地以五百里,侯之地以四百里,伯之地以三百里,子之地以二百里,男之地以百里
以七千里之广,而王畿据有其一,则八州之大,可以封者,其多少之数,不可得而知耶!
职方氏制曰:「凡邦国千里,公五百里,则四公
侯四百里,则六侯
伯三百里,则十一伯;
子二百里,则二十五子
百里则百男」。
郑氏释之,以为「则者,法也」。
设法以待有功盖地开方为说而知之,且明成王周公所以封建之意也。
夫周盛时天下之地必如此之广也,天下诸侯,亦必如此之多也。
天下之地既如此之广而吾不以为有馀,故用之以封天下诸侯
诸侯如此之多,而吾以为不足,故设法以待有功封建之。
地广不以为有馀,诸侯多而以为不足,则其不私天下之利,而能与众人共享意可见矣。
是故盛则周、召相其治,以致刑措
衰则五伯扶其弱,与之共守。
数世历年,而终过其历,岂非虑深图远,既详且密,而创制立法广大之效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