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荀卿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净德集》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天下物理,其始若不可究,其终必有所归
星之经躔次舍合散犯守,纷错陵乱莫得而悉,然所统者北辰也。
水之东西曲折,源长派广,聚为四渎,离为百川,荡溢汎决,莫得而测,然所赴者海也。
途之远迩上下险艰易直,或向秦、蜀,或通吴、楚舟车人迹莫得而穷,然所会者中国也。
一言可以天下物理者,盖知其归也。
言乎规,则天下之圆者不能遗矣;
言乎矩,则天下之方者不能外矣。
方圆者,归于规矩而已也。
道德仁义者,其微发于神明,其著极于万物,幽及于鬼神明见礼乐笼络万世之前驰骋千载之外弛张变化,于天地同,其归可得而知欤?
宗主言之,则止乎圣人也;
法度言之,则存乎皇极也;
总其大分而言之,则谓之名教也。
名教者,虽无知不肖之人,可以纳诸其中,而贤智才能之士,不可出乎其外也,豪说侈论,又安得而过乎!
仲尼尝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可以弗畔」。
称道前古之君,则以尧为巍巍荡荡,舜为恭己而治,禹为无间然。
卫灵公问陈,则对以俎豆
子贡弃信,则答以去兵。
夫以天纵之圣,生知于道,则固能放言高议,恢其无垠,神其用于不测,谓天下之治,皆出于我矣,而乃曰以礼约文,则「可以弗畔」,而又推尊、禹之善如此
夫以徬徨天下,欲伸其道,以济斯民之心,则固宜一切便利之事,求合于时然后得奋其志矣,而乃问陈答礼贵信贼兵,其言之不茍,则又如此
得非道德仁义大分归于名教,而不可其外乎!
名教不可越,故博学者必约以礼,、禹必为后世之所推尊君子之言,必无所茍也。
孟子奔走战国开说诸侯,而善必称,政必陈三代养生送死必条其详,其迹虽类迂阔,其心则仲尼无异焉。
惜乎荀卿不出于此,而务为豪说侈论往往越于名教之外,而不知其归也。
仁义礼乐宗主万世仰而师之者圣人也,荀卿曰:「、蹠,其性一」。
又曰:「礼义生于圣人之伪」。
万世安所师乎?
二帝三王法度万世推而仿之者皇极也,荀卿曰:「有治人,无治法」。
又曰:「欲观先王之迹,则于后王」。
彼治而无法,不本于先王,而本于后王,则万世安所仿乎?
失其宗主忘其法度,则必越于名教之外也。
越于名教之外,则何为而不妄哉!
斯言也,未足适当天下之用,而足以后世天下之害也。
立说好异,誇辨太过,而不知其归也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