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人主有高世之资求治之意在成之以学奏熙宁元年1068年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五、《历代名臣奏议》卷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通市
闻人主患无高世之资,有有其资而无求治之意,有有其意而好学之实。
三者之备,而治效不成者,未之有也。
然此三者,常若不可以兼备,何也?
聪明睿智博达疏通者,高世之资也;
然或矜其才,以天下万事不足为,若此者,必无成
蚤朝晏罢选用群臣,孜孜不懈者,求治之意也;
然或蔽于一曲不见圣人之全,因陋就寡而不本先王之意,若此者,虽安易危,虽强易弱,可以偷安一时,而不可之后世。
人主欲无此患,其惟学乎!
夫学非笃好审问谨思力行,则不足以道德之粹精,极性命之微妙
人主之学,苟不深造于道德性命之际,则无以万务之变,知群下之情。
之圣,而称之曰「若稽古」。
古者人主之所当若,又当稽也。
孔子之圣,而孟子称之曰「学不厌,诲不倦」。
夫已诲人矣,然犹不忘于学,学可以已耶?
陛下高世之资,求治甚力,好学不倦可谓不世出之主矣。
然臣独以为未者,窃观朝廷之政,未尽先王之意,而先后之序,未尽圣人之道也。
臣非以谓朝廷贤臣左右无端士。
顾恐陛下学问之道,未能极高明而道中庸
政事之间,未能本务而后末业也。
陛下幸听臣言:以听政之暇,特召两府大臣,或从官中素所亲倚者,虚心克己,问以上躬之所不逮,时政之所过差,使之具以条对,必有能言之者矣。
陛下增益其所未至,勉强其所不能,救其所偏,解其所蔽,则臣将见陛下之治,度越汉、唐,而比隆三代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